宋代钧窑净水瓶
净水瓶源于古印度,是佛教用于贮水净手之用具,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唐宋时期较为流行,目前已知辽代陶瓷和宋代定窑发现过净水瓶,没有发现史料记载钧窑产的净水瓶。这只宋代钧窑净水瓶属发现!它的发现对研究钧窑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陕西哪里能拍卖秘色瓷八棱净水瓶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市场分析估价:
清乾隆白玉碗-----------------估价:124万 日期:2017/05/02
白玉碗-----------------------估价:179万 日期:2018/04/19
清十八世纪白玉碗-------------估价:146万 日期:2018/01/07
清十八世纪白玉碗-------------估价:212万 日期:2018/04/20
清乾隆御题诗白玉碗-----------估价:133万 日期:2017/01/11
清乾隆白玉玉碗配红釉描---估价:275万 日期:2017/08/04
秘色瓷有多珍贵,在发掘时,瓶口覆有一颗大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宝珠。遗憾的是这么的瓷瓶在《物账碑》中竟没有记载。后经鉴定,瓷瓶的釉色、胎质与其他秘色瓷完全相同,应该算在秘色瓷的行列之中。再从佛教的仪轨看,此瓶时内有宝珠,应属于密教的供养器“五贤瓶”“五宝瓶”之类。用它盛上五宝、五等以烦恼、去除尘垢,系为佛家宝物。
法门寺地宫的14件秘色瓷器中,除2件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内壁施青黄釉外,其余器物均施湖绿、青绿、青灰色釉。虽然都是青绿色调,但也很难保持一个标准色釉,这说明秘色瓷的色釉烧造很难把握。唐代越窑青瓷为当时全国青瓷,秘色瓷又是其中的之作,所以“秘色瓷”也就成了青瓷中的代名词了。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谈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xiè),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盛赞秘色瓷的传世七绝《秘色越器》诗,也是迄今发现对秘色瓷早的文献记载。首句“越窑开”说明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越窑是中国青瓷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东汉年间,这里从陶器到原始青瓷,后来又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发展到青瓷的历史过渡,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得名。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晚唐、五代时达到鼎盛,衰败于北宋中期。陆龟蒙所谓的“越窑”则主要是以今天的浙江余姚上林湖为中心的上虞、宁波等地,此范围中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
钧窑有“官钧”与“民钧”之分。“官钧”是在北宋末期应之需,宋徽宗在河南禹县城内八卦洞设窑烧造各种宫廷陈设用瓷,如花盆、鼓钉洗、奁、出戟尊等,釉色以玫瑰紫、天青、月白、海棠红为,质地优良,制作精细。但官窑的烧造时间很短,大约只有北宋末期宣和的七年时间。因此,留传下来的产品十分,而且均属传世品,器物没有,即显得弥珍贵。“官钧”瓷为两次烧成,即器物成型后,先要素烧,由于泥料陈化得好,窑炉的火候,经过高温素烧,使胎釉强度一致,以产品的质量,因此烧制出的胎质相当坚硬,被称为“钢骨”,击之清脆悦耳,有金属声。素胎烧成后,经过多层施釉再次入窑烧制,因此“官钧”瓷釉层很厚。但由于釉汁黏滞,故使釉层厚而不淌,釉质肥腻,有明显的乳浊光,釉面光泽柔和而不光亮,正因为是多层施釉,使有些产品产生了“蚯蚓走泥纹”现象。而“民钧”的产品无论从胎质、釉色及工艺均不如“官钧”制作。历年的钧瓷不少,但全部属于“民钧”产品。
秘色瓷八棱净水瓶想出手,想出手,想快速出手, 西安西安聚艺宝宝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帮你实现! 想知道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详情, 请咨询古玩经纪人:杨总 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