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控制好我们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参照物。看到父母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孩子也会学习,从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父母们如果断专横,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时往往是禁止这样不能那样;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这样,如果孩子不喜欢、不想学,父母们就会摆出自己一副威严的气势,这种不切实际的愿望使得孩子产生情绪上的对立,这就出先了孩子厌学、叛逆、逃学,或者是不学也不好好学的事情,这令我们父母感到很头疼。虽然孩子年龄还小,但是孩子却有他们自己的立的思维能力,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孩子的体会,把他们永远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小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东西他也想要,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看到别人有什么他就非要有什么,不管怎么说都不听,不给买就一哭二闹。这时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小时候孩子的要求家长还可能满足,但是等孩子长大后,需求也在变大,不可能做到孩子要什么家长都可以满足。长此已久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
孩子是家里的宝,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形成那种天大地大我大的习惯,孩子就不会听家长的教导,做事胡搅蛮缠,到了叛逆期更加变本加厉,甚至会打家长。三岁看老这句话不无道理,所以教育孩子还是要从小做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到了叛逆期也不至于无法管教。
人有三个叛逆期,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7~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7-9岁的孩子的玩耍范围充分扩大,对身边的环境与事物充满了好奇感。所以当孩子想到某个地方去玩的时候,比如游乐场、大山等,家长尽量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否则会削弱孩子的冒险精神,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同时对亲子关系也会雪上加霜。在可操控的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是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