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以下是对影青瓷器的详细介绍:
名称由来:影青瓷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因此被称为“影青”。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晚清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
产地:主要产于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此外,在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等地的一些瓷窑也生产影青瓷。
制作工艺:影青瓷用景德镇的高岭土制成,胎质洁白细腻,早期胎较厚,后来逐渐变薄,呈半透明状,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瓷化程度很高。
特点:
釉色:釉色滋润如玉,在刻划花等处积釉较厚,釉色呈湖水般青绿色,精细透彻,釉薄处显白,整体色调十分优雅,但部分较早和较晚的釉色光泽泛黄,呈糙米色。
纹饰:工艺主要为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其中,印花常见纹饰有牡丹、篦纹菊、莲花、婴戏、飞凤、水波等,艺术感染力强。
质感: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