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正吻拆除、安装工程量按其施作数量以份计量。
琉璃正吻拆除、安装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明清式规格分档:四样、五样、六样、七样、八样、九样;宋式按高度规格分档:70cm以下、100cm以下、120cm以下、160cm以下、200cm以下、260cm以下)分别设项,琉璃正吻拆除、安装按其施作规格及其数,分别套用(宋)琉璃鸱尾(明清)琉璃正吻(兽)拆除、安装定额相应项目。
正吻安装包括安吻桩、拼装、镶扒锔。宋式除此外还包括了铁索链。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为了便于清除雨水与积雪,多采用坡屋顶的形式,常见的有前后呈人字形的两面坡,向四面倾斜的四面坡,以及六角、八角、圆形的攒尖顶等几种式样。在屋顶上两个坡面相交就产生了屋脊,数条屋脊相交就形成一个的节点。其中前后两个坡面相交的屋脊因为与房屋正面平行,所以称为”正脊”,正脊两端与其他屋脊相交的节点称为“正吻”。
由于中国早期的建筑留存至今的很少,它们的形象除了古代文献上的描述外,只能从这些墓葬中的陶制房屋模型,墓室砖、石上或者铜器、岩画上的房屋图像中去认识。正是通过这些珍贵的资料使我们不但见到距今已2000年的早期建筑的屋顶式样,而且还看到了在这些屋顶上的装饰。
在几座汉代明器上,无论是两面坡或者四面坡屋顶几条屋脊相交而成的正吻,尽管看不出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但显然已经是通过匠人有意识的加工而不是自然之物了。在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和河南辉县出土的铜鉴上都刻画有汉代和战国时期的建筑画,四面坡房屋的正脊和屋脊相交的正吻上立着飞鸟,说明对这些建筑构件形式上的加工已经有了具体的内容。
建筑之美,作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之一,正吻要和建筑主体的风格相协调。孔子研究院主体屋顶是四坡屋面,四个正吻在主脊和斜脊的焦点上,是整个建筑的高点,也是建筑飞动升华的焦点,应该空灵优雅,似静似动,生动和谐。同时还要注意正吻的尺寸和楼梯的观赏效果。
到了清朝,吻不断发展,技艺越来越,接吻是水性的,是用来避火的邪物,龙形吞脊兽吻,吻,又叫舔尾吻,龙形吞脊兽,是老九,嘴阔嘴糙,一生善吞,吻早出现在汉代,吻,从建筑角度看,吻,又称正吻大吻,是明清建筑主脊两端的装饰构件。
仿古大殿正吻又称为吻和大吻,是明清建筑屋顶的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可用于墙脊上,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仿古大殿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主要用于高等级大殿,如宫殿、坛庙等地。
正吻并非单纯为了装饰,正脊两端是木构架的关键部位,为了使榫卯结合的木构件接合紧密,需要在这里施加较大重量,以后就演化为正吻。这些小兽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和瓦垄,吻是固定正脊、岔脊的构件,其他小兽均具有防止屋脊滑动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吻的安装方法
1、基层的处理:将屋面按建筑相关要求做找平层,并做好防水方面的处理。
2、纵向放样:按照施工图,用墨线正确标出纵向铺瓦的间距,尽量在有效尺寸之内,调整到不切瓦为原则。
3、铺瓦顺序:由檐口满面瓦→满面筒→光瓦→光筒向上铺贴→正线盾瓦→吻头→正脊→斜脊接正脊→收口、翘角嘴→瓦缝或脊缝搭色浆→全面清洁瓦面。
4、平脊安装,要求是平直,斜脊要按图纸抛物线要求来施工,弯度曲线要顺畅。
5、瓦片座垫水泥要饱满,不能砌筑后松脱。
6、光筒砌筑要满浆,一个接一个要垂直,施工要用长木方条压平压直,瓦面曲线要顺畅。
7、满面瓦安装要超出檐口5-6cm(满面瓦超出部位底部要扫白色),安装满面瓦时要在檐口垫高瓦嘴,保持瓦当滴水花板外垂直,略向外偏。檐口瓦要求出檐尺寸一致,瓦头高度相同,檐头整齐平直。
8、红瓦片铺贴要求搭接三分之二,要求平直,不能有疏密不一的现象。
9、所有红瓦件,无论用任何方法,都须牢固地固定在屋面,而不允许出现任何脱离与移动的现象。
10、后清洁红瓦面的灰浆,每天完工后及后上色料工序后,要用干抹布抹干净瓦面,保持瓦面的清洁、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