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是有效防止多种虫害危害果实的袋子。依据果实袋构造可分为:仁果类果实袋、核果类果实袋、穗状果果实袋。
依据应用的品种的不同分为:苹果果实袋、梨果实袋、葡萄果实袋、桃果实袋、杏果实袋、李果实袋等。
水果套袋主要在生长后期,其作用为防止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因而造成收获的减少或质量的差异。同时还能隔离环境污染对水果的侵蚀,使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套袋可产生局部温室效应,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使水果具有且,达到国际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要求转向和化(即所谓绿色水果),市售水果价格明显普通水果,而水果的生产取决于是否应用水果套袋技术。
水果套袋在不影响、不损害水果正常生长与成熟的前提下,不仅隔离农药与环境污染使水果,而且通过隔离病虫害及尘土的作用使成熟水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提高了水果档次,效益显著。通俗的讲,水果套袋就是水果的外衣,也是保护膜。水果套袋一般由纸制和PE(塑料薄膜)两种材料制成,有袋状和网状,根据不同的水果其尺寸和规格也不尽相同,颜色也土黄,浅褐色居多。
水果套袋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其机理在于:几乎所有的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都会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因而造成收获的减少或质量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方式是喷洒农药,不但效果差,而且还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即使如此,仍然有30%左右的水果在收获前受到损失。而水果套袋则解决了这些困扰,因为在套袋中的水果不会受到鸟类的侵害,不会受到果蝇细菌的感染,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更由于套袋本身的透气性可产生个别温室效应,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
果实套袋技术应用后,一般而言,可以促进果皮花青素的显色背景,从而地增进果实的着色,使除袋后的果实色泽鲜艳、美观;套袋果实可以防止病虫侵染,减少病虫危害;套袋果实还可减少风雨、机械损伤,烂果少,利于贮藏运输;同时果实农药接触量少、残留少、果面污染少。北方生产的苹果、雪梨等大宗水果已被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南方果区对芒果、大果甜杨桃、大果番石榴等水果也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加强土肥水管理:套袋果园应加强土壤改良,使果园活土层深度达到80CM。山地果园在加深土层的同时,尽可能存蓄雨水。另外,套袋果园宜采用生草制,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持水土,草种宜选用白三叶草、黑麦草等。套袋果园应加大土杂肥的施入,同时施入硼砂和硫酸锌等微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果树前期生长发育;在花后2周、4周各喷布1次氨基酸钙体肥,以有效减轻或防止苦痘病的发生。一般花前和套袋前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大持水量的70~75%。
疏花疏果、合理负载:果园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花期放蜂;套袋前严格疏花疏果,调整好树体负载量,实行以花定果技术。苹果和梨等树种按20~25CM的间距留1个壮花序,每1个花序留1个果,桃按10~15CM的间距留1个果,葡萄每个结果新梢留1穗,每穗留50~60粒,于落花后1个月完成疏花疏果工作。
苹果套袋时期应选择在果实生理落果后的6月下中旬,此时套袋既可避开果锈主要发生期和果实生理落果期,又可避开春旱时间以预防果实日灼,而在特殊干旱的月份,苹果套袋时间应推迟至7月上旬,避开初夏高温,防止日烧发生,或者在套袋前将整个园透水一次,以调节果园湿度;梨在5月上中旬疏果结束后套袋;葡萄在葡萄生理落果后,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