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不同,生产出来的聚合氯化铝颜色也有些差别,一般有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褐色、棕色、咖色等六种颜色的聚氯化铝。
配制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佳用药量。
使用前先将固体聚合氯化铝溶解成5%~10%的浓度,以便迅速发挥效力。
在溶解时,先用常温的自来水将聚合氯化铝溶解,提高温度可稍微促进溶解,但水温不宜超过50度。水温过高会使聚合氯化铝产生热降解,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加水至溶解槽容积的一半,充分搅拌使粉末充分溶解。搅拌不充分或结团可能影响使用性能,甚至产生沉积、阻塞管道和加药泵。
加水到位置,调整到特定浓度。继续搅拌到完全溶解。
搅拌机以每分钟20~200转左右的转速进行溶解。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化学式:
Al 2 (OH)nCl6−n_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CAS登录号:1327-41-9
EINECS登录号:215-477-2
别名:聚铝、聚氯化铝、黄药等
外观:黄色、淡黄色、深褐色或白色粉末固体
熔点:190℃
水溶性:易溶于水
聚合氯化铝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其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深褐色、深灰色树脂状固体,也有白色粉末固体形态。聚合氯化铝具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
酸法:将含铝原料溶解于盐酸中,经加水反应、水解过滤、聚合,得到液体产品。该法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但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性较差。
碱法:包括一次加碱法、微量加碱法等。该法工艺复杂、投资大、成本高,且用碱量大,需大量盐酸中和。
中和法:铝原料与盐酸反应后,通过铝酸钠调节碱化度,浓缩、除盐得到产品PAC。该法工艺简单、容易控制、产品质量较好,被广泛采用。
其他方法:如热解法、混凝胶法、电解法、原电池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工业生产应用相对较少。
使用前需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小测试,确定佳添加量。
聚合氯化铝溶液好现用现配,使用多少配置多少。
配置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为1%~5%。
药剂的添加量要根据前期小测试的结果及现场实际的水量、水质变化而变化。
在溶解时用清水溶解,不能用污水或含油废水进行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