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可以在宗教寺庙中看到形态各异的石雕佛像。我国的佛教历史悠久,佛教文化自传入以来已经有成百上千年;我国的宗教文化场所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在寺庙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石雕佛像;佛像雕刻艺术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常见的有石雕佛像和木雕佛像等。这些石雕佛像是石雕工匠们根据佛经里的记载,运用各种石材秉着虔诚的心意恭造出来的石雕艺术品。
石雕佛像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从古至今,人们对各种雕刻佛像艺术便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当我们走进寺庙,遁入佛门风光,不仅能听到晨钟暮鼓,还能看到各种形态各异的石雕佛像。供奉在寺院中的石雕佛像不仅形态不一,而且规格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石雕佛像高大挺拔,有的石雕佛像则小巧细致。
那么,佛教为什么要造像?造像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要从佛教名词“相”与“非相”说起:“相”,佛家指事物能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所认识的特性,也就是说,能表现于外,可以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而“非相”就是诸法空性。也就是说,佛教讲究所有事物都是和合而成、既不坚固、也不究竟的,因此佛家都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石雕佛像造像是一件极其有讲究的事。表面上看似“佛本无相”,但实际上却有着严格的要求,人们可以在经书中,掌握正确的比例后,根据创作者对雕刻佛像艺术的深度理解,在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方面,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石雕佛像的艺术形式塑造得更加立体丰满、神圣慈悲。
石雕佛像是寺庙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走进寺庙遁入佛门风光,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石雕。庄严慈悲的石雕佛像不仅将寺庙文化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而且人们通过对佛像石雕的了解,也能将佛教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寺庙石雕佛像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例如石雕观音、石雕如来等;还有一些是我们十分陌生的,比如石雕大势至菩萨,石雕药师佛等等。
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石雕佛像种类,人们不禁好奇,石雕佛像的种类到底有哪些?实际上石雕佛像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其一是佛陀类、其二是菩萨类、其三是明王类、其四是天人神像类。其中佛陀类和菩萨类,是寺庙石雕佛像中比较常见的艺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