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一生勤奋,9岁到景德镇学瓷,他在合兴瓷社得到了一个非常好老师的赞赏,比如一个人是一个叫吴霭生的广东人,吴先生一辈子把所有的积蓄,当时在190几年的时候,就把在香港的五百大洋全部带到景德镇,开发了一个叫毓麟窑。王步早期就供职在这个合兴瓷社,所以有很多王步早期的作品都是非常漂亮的。因为他是毓麟窑的瓷胎,当时由于环境和背景的需要,大多都是写着什么大清乾隆、大清雍正那么一种款,现在这种款识的那种小件,包括文房都得到了大家这是王步早期作坊的这么一种共识。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祖籍江西丰城,生于景德镇,自幼学绘青花,喜画极为工细的鸟食罐、小文房等。1919年应聘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深得古瓷画意构图之精髓。继之同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制青花仿古,大有心得,1926年吴氏病逝,王步始启自身创作之端,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雅致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
王步的大片分水(面积大的一尺余),从浓到淡一气呵成,料分五色,浑然一体,除“分水”之外,以线为骨,生平好用铁线描与折芦描,用笔圆润苍劲,其线条有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分水)。王步除辛勤劳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产之外,其正直、朴素、不依附权贵的品格也为人景仰。他在旧社会曾拒绝给封建官僚画题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贫穷失业。解放后辛勤劳动,为党为人民创作过无数的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几年,在探求艺术瓷创新的同时,还希望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能使用他的青花,还画了许多民间用瓷的渣胎碗装饰纹样。足见他的艺术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