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的关键决策,是一把手的天职。譬如过后,地方和企业如何快速突破肺炎这只黑天鹅的阴影,正确研判形势,做出战略部署和行动,率先发力,抢占新机遇,实现新作为,考验着每一个党政一把手和企业家的远见、勇气和魄力。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夜暴富、一蹴而就。作为党政一把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需要有决心、耐心、参与心,胸怀使命,不忘初心,做好顶层设计,把好关键点,一张蓝图干到底。
当前,作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全国蓬勃发展,但是80%以上没有产生理想的市场效应,走了误区和弯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品牌化,是千年一遇的新生事物,在这场产业要素突变式的革命中,和企业都迫切想要知道,如何才能不走弯路、错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
北京圆梦咨询专注品牌农业实践18年,与各级党政领导、企业家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他们提供战略品牌咨询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共同总结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找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法。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通知》(国市监认证〔2020〕165号)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质量考核的通知》(市监认证〔2021〕79号)要求,总局于2021年10—12月组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称各省局)开展提升行动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对提升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详见附件1)。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各地在提升行动开展过程中总结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有三条经验具有普遍共识:一是引导推动,各方协同联动,是提升行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二是针对企业“痛点”“难点”,施策,综合服务,是提升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三是从区域支柱产业入手,试点,以点带面,是提升行动迅速推广的关键。
根据各方反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推动方面,引导激励和协同联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仍需继续巩固和完善;二是宣传培训方面,频次力度、覆盖面、通俗性和针对性距离企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认证机构服务方面,持续跟踪力度仍需加强,长效帮扶机制有待健全;四是在公平竞争、认证公正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在省局自评和第三方测评基础上,对各省局提升行动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打分(本次考核未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分名的省份为:山东、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河北、江苏、湖南、福建、广东。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和帮扶力度,不断推动提升行动走实走深,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受益。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向当地请示汇报,推动将提升行动纳入地方工作,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银行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善于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第三方技术机构和小微企业参加提升行动。总局已把提升行动纳入市场监管综合考核体系,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建立、完善相应考核评估机制。
在提升行动工作中,要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自主选择第三方机构。认证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正性相关规定,完善认证流程,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总局将尽快出台《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认证活动的监督,对不规范的认证行为及时进行提醒纠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