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乱世金,在人民群众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收藏成为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日常爱好。但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热,古玩假货也日趋泛滥。
在历次的《华豫之门》海选中,不少收藏者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经鉴定后,90%以上都是赝品,可见民间投资之热和盲目收藏之甚。
今天,咱们就来数数容易让藏家“打眼”的五大类古玩,看看你是否也中过招?
仿古玉
受追捧也伤人
古董市场常见的古董就是古玉。可是在这些古玉中仿制品相当多,大部分来自河南南阳和辽宁的岫岩,那里是玉的故乡,也是造假的聚集点。
当地人用机械操作代替人工雕琢,然后再仿制一些造型和图案,这样生产出的玉器价值也较低。
在当地一对玉镯只要3元钱,可到了外地就可能标上几千元,很多对玉不甚了解的人经常受骗。
汉玉猪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炫目瓷器
常让收藏者“花眼”
在很多古董市场上,总有一些外地来的老乡叫卖“出土文物”,他们的骗人伎俩其实非常简单:选一批造型比较古朴的瓷器。
然后,将瓷器浸在盐酸中,待瓷器表面发黄、产生裂缝后再将这批瓷器埋进土里。两三个月后,瓷器开始变得灰暗、陈旧,看起来就好像是经过了千一样。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炉
几乎十炉十假
除古玉和瓷器外,火的假文物就要数“宣德炉”了。这种自生产之日即有人开始仿造的铜器,真是让收藏者费尽了心思去琢磨,而结果却往往是“再次走眼”。
宣德炉的造假高潮出现在万历年间,而现在地摊上所谓的落款是“宣德炉”的,几乎十炉十假。好在由于工艺复杂,一般造假者对文物的认识和把握不准,假铜器很容易看出破绽。
清仿宣德款铜熏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画
当题跋遇到电脑
电脑和数码相机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但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到了造假者手中却成了造假工具。
日本某公司曾使用一种倍照相机对我国大量珍品书画进行仿制,仿制的结果是国内某文博院的院长在仔细观摩仿制品后,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博物院里的东西。”
文物贩子们近年来开始把这种技术用于造假,即用电脑复制原作的题跋,然后再将其复制于伪作上。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家具
多为仿制
明代的花梨木太师椅,目前的市价已达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造假者眼红于这个市场中的暴利,纷纷采取各种手段造假。
有人曾花一万多元买了一架“明代画案”和两把“清代太师椅”,据说是黄花梨木的。谁知回家用抹布擦拭太师椅时,发现竟然褪色,那个画案更是到家就裂了缝。
找来一看,才知道根本不是什么明清家具,全是仿冒品,连1000元也不值。现在明清家具市场有相当一部分是仿冒品,这些假明清家具多来自广东、浙江、河北和天津周边等地。
清 紫檀卷云纹炕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市场上泛滥的古玩假货,使民间收藏古玩已逐渐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收藏者除具备历史、文化、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对全国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希望收藏者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陷入为卖而买的收藏怪圈。
事实上,捡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具备过人的胆识和的眼力才可能企及。
即便是“老手”,捡漏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具备的眼力、夯实的文物历史知识以及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经验是前提,另外还要有好的运气。
南宋 兔形玉镇
对于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更不能盲目迷恋各种“捡漏”故事,因为这样的故事大多是诱人上当的。花了十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攒了一屋子假货的大有人在。
元 青花莲池鸂鶒纹大罐
挡在民间收藏爱好者眼前的迷雾,往往就是这样一种“一夜暴富”“一物成名”“捡漏传奇”的心理。
放平心态,从古玩收藏的基础——鉴别真假入手,这是学习古玩收藏的一项课程。对于收藏爱好者再便捷实用不过了。
收藏市场如此混杂,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还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长进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