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陕西咸阳鉴定汝窑瓷器有什么特点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传统制瓷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1952年,周恩来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汝窑之所以被后人推为“五大名窑”,重要的是其产品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审美上对颜色的捕捉。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装饰。其基本特点是造型秀丽、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多采用裹足支烧、外底多留有细小支烧钉痕、釉面一般开有细碎冰裂纹。
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已有“近尤难得”之记载,流传至今的产品数量更为有限,从公开发表的情况看,传世完整器不足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汝窑瓷器以其的审美价值和传世而备受世人瞩目。
1977年,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叶喆民先生在宝丰县清凉寺窑址采集到一块与传世汝窑瓷器特征相同的瓷片标本,但基于仅发现一片而未发表文章,而是将其提供给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测试,结果表明其胎、釉化学组成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负责人:周仁)对1957年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传世汝窑盘(被火烧过,高3.8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0.5厘米)进行科学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历代宫廷传承下来的所谓“传世汝窑”瓷器的产地,应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可惜的是,因当时采集标本数量太少,们为慎重起见,没有做出定论。但叶喆民先生还是提出了“在宝丰所得的天青釉残片未必不是寻觅汝窑窑址的一条重要线索”的推论。
汝窑以传承艺术为己任,采用传统手工制作陶瓷方法,制作一个陶瓷的工序高达十三道,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成瓷缺陷的修补,做工精细,设计唯美、承艺汝瓷以“釉色层”,器型古朴典雅得当,光润有度,由于汝瓷釉层厚,常有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着附于裂纹处,形成不规则的变换交错的花纹,故而手感润滑如脂,似玉非玉之美。
咨询电话 张经理

中国聚艺西安分公司为你提供的“陕西咸阳鉴定汝窑瓷器有什么特点”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汝窑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西安服务业展会>西安文化艺术展>陕西咸阳鉴定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