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
光绪元宝中,度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值得收藏
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二十文
此枚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
中心满文"宝川",极,极美品
背面的英文是 SZECHUEN PROVINCE 20 CASH
四川铜元局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次年六月开铸铜元,当时该铜元局采用仿造福建铜元局的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铜币式样铸币(福建铜元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六年),四川铜元局初仿铸铜币时竟然未将其中满文"宝福"改为"宝川",以至造成失误(可能是当时四川铜元局雕模匠不识满文之故),后四川铜元局的官员发现了这种错误,立即改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