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快速增长,自费留学占据主导地位。
从1978年至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62万人,年均增长25.8%。其中,2009年为22.9万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达21万人,占年度出国留学人数九成多。2010年终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注:教育部国际司涉外监管处正在统计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12月31日以后才会有终的结果。),估计出国留学人数接近30万人,比2009年增长约30%左右。其中国家公派留学生约14,000万人(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派出12960人,截止11月30日止),自费留学占总留学人数的95%以上。
(备注: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比2009年减少约65万人,是连续第二年大幅度减少。录取学生约657万,有300万的学生没有在国内上大学,或就业、或复读或出国留学了。)
生经过国内大一和大四、国外大二和大三的培养获得中国本科文凭和中美的学士学位,研究生经过国内研一的培养和国外2-3个学期的培养,获得中国研究生文凭和中美硕士学位。
又如PGA(Project of Global Access)高中国际课程,是中教国际和美国ACT Education Sulotions, Limited (AES)根据中国高中教育特点而共同研发的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 学生顺利完成所有项目要求课程后即可直接升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的110多所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同时还可在参加ACT考试,冲击美国名校。
2、近阶段,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就学生签证、移民签证等连续发布了很多新政策?签证政策的调整对明年的留学市场预计会造成哪些影响?
【内容摘要】作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初一部分班级学生对音乐课节奏学习的态度、兴趣及对教师的建议等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主导思想,对节奏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分析,寻找有效评价教师“教”的形式与内容,从而进一步改进初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断成长。
【关键词】节奏感 节奏教学 发展性教学评价
一.调查目的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建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有非常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传统评价教师的做法,往往是教导处通过检查教案、听课、说课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方面的经验介绍和相关的文章,已经非常之多。本文作者运用向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剖析教师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执行新课标情况,富有创新性。
具体而言:第1项对节奏感重要性的认识,在小学时主观概率值为2.5238,经过学期的学习,上升到3.5238,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男生对节奏感重要性的认识有非常明显的进步;第2项关于是否喜欢节奏教学的内容,其主观概率值从原来的2.3333上升到3.5238,同样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男生非常喜欢中学节奏课的教学内容;第4项关于节奏感是否加强,其主观概率值从2.1905上升到3.0952,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男生节奏感确实有显著性增强。第3项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课,虽然总体评价已从 B 等转到A等,但其T检验结果说明,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男生在活动课上的参与程度并未真正提高。
3、节奏教学内容排序情况:
说明:
1.该表填写时是规定每人按喜爱程度的顺序选择3项,得5分,第二得3分,第三得1分,括号内表示总分。
7)节奏朗诵:用法国人艾米利-约瑟夫·契夫的节奏时值读法,即节奏时值符号化,使节奏更具可读性(详见《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或进行即兴创编,即每种节奏型用一种喜欢的声音来表示。
8)节奏念打:指直接念出节奏(手击节拍),或直接打出的节奏。
从表3排序结果看出,“活动课”成为男女同学喜欢的内容,其得分分别为221分和233分,表明他们喜欢以这样的座位形式上课,听着音乐,可以自由自在、放松自如地运动,无论动作是否优美;“听音乐做声势”是男女同学都喜欢的第2项内容,其得分分别为85分和149分,也许是音乐,也许是动作伴随着音乐,身心是愉悦和放松的?但是与喜欢的“活动课”相比,就有相当的差距了;第3位女生喜欢节奏朗诵,得分为68分,表现出女生爱相对规范的学习内容,因为节奏是的,只要根据创作内容略加修改即可,另一方面也体现女性在语言学习中的优势,而男生则喜欢节奏接龙,得分为73分,说明男生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富有刺激的内容,因为接龙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节奏感,还要有较快的临场应变能力。奇怪的是,学生们喜欢听音乐做声势,而声势却排序第6位,其得分分别为32分和36分,是因为没有音乐的伴随?还是学生把做声势和做动作相互混淆?这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排序第7、8位的,女生选节奏念打、节奏朗诵,其得分分别只有17分和12分,;男生则选节奏朗诵、节奏念打,其得分只有为28分和14分,,虽然排序不同,但内容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朗诵和念打的节奏都是教师的,这是学生完成好的内容,非常整齐,效果也很好,排序却在后,这里的原因值得深思。
为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和教师的想法和需求,在调查后,诚恳地请同学对教师提出批评和建议,归纳意见可分为3类:
,有45位同学提出:增加名歌名曲的欣赏,音乐知识的学习;多唱些好听的歌曲;好能学习一些乐器。有些同学特别建议老师应该按课本内容上课,而且“好能将活动和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毕竟课本是重要的。”,“……不能总是节奏啊,能否多给我们听些音乐?谢谢啦!”
从上述意见中反映,从整体上讲,学生认为音乐课内容太单一,没有按顺序讲授课本知识。说明尽管学生在节奏学习上有明显的兴趣,但活动内容似乎与课本无关;他们还渴望老师能教给他们更多的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多唱歌,多听音乐。似乎音乐课中只有节奏教学了?真的没有学习歌曲,也没音乐知识和欣赏吗?
其次,有29位同学提到:“再多些活动课”,“请多设计一些所有学生都能参加的,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与愉快之中”,“增加活动内容”等,比如举行“学生演唱会”等。
从上述意见表明,学生很喜欢自由、放松的课堂气氛,目前活动课太少,活动课内容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或者说适合每个人。“增加活动内容”的要求,表明学生认为活动课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没有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