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图
绘制详细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图,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员、进度管理员、成本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合同管理员、资料员等各岗位的层级关系与职责分工,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各岗位职责描述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计划,协调各方资源,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负总责,是项目的责任人。
技术负责人:主导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难题解决,审核施工图纸,组织技术交底,确保项目技术路线正确、。
成本管理员:负责项目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分析,监控成本支出,控制成本超支风险,实现项目成本效益大化。
安全管理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排查安全隐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合同管理员:起草、审核项目合同,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处理合同纠纷,维护项目合法权益。
资料员:收集、整理、归档项目全过程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为项目验收、结算等提供依据
进度偏差分析与调整
当发现进度偏差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不足、材料供应延迟、设计变更还是不可抗力因素等导致。
根据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如增加施工人员、优化施工工艺、协调材料供应商加急供货、办理设计变更手续等,调整后续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总工期不变。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设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如基础灌注桩、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等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
督促施工单位落实 “三检” 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每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提高机械利用率,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减少机械故障停机时间,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变更审批制度,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进行论证,防止因不必要的变更导致成本增加。
成本核算与分析:
定期(月度、季度)进行成本核算,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分析成本偏差原因,如价格波动、工程量增减、管理不善等。
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调整成本控制策略,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建立日常安全检查机制,安全员每日巡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施工用电是否规范、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定期组织全面安全大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各部门参与,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跟踪整改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