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纺织品洗涤工厂规划设计遵循的七大原则:设定微生物危害目录和防治措施目录;确定危害防治点;建立每个防治点的目标水平和容许限制;建立每一个防治点的监控体系;建立补救行动;建立风险分析和生物污染防治体系检查程序;建立文件管理体系。
医疗纺织品洗涤工厂流程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医疗纺织品洗涤工厂要认识到洗衣房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医疗纺织品的采集、运送、洗涤、存储等各个环节重视并进行科学管理,用制度来严格把关,防患于未然。
医疗纺织品洗涤工厂流程管理中的主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收集、分拣、运输、洗涤、烘干、熨烫、回送、存储等八大环节。在这八个环节中,不但要对纺织品进行科学的清洗和消毒,还要注意避免污浊纺织品和清洁纺织品的交叉感染。以污浊纺织品的分拣为例,国内医院洗衣房和洗衣厂对于纺织品的分拣大多停留在计数的基础上,应该在纺织品使用完后立刻按照不同种类分开存放,而纺织品的分类要根据优化洗衣流程,将清点计数工作降低到小的原则来制定。
医疗洗涤中心,在设计要求上,需要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形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结果。
整体要求:洗衣房建筑面积和硬件设施均应与医院的规模、性质、任务相适应,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1、规划好三个通道
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且是的,不能混用通道。
2、“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要求物流无交叉,设备的布局要统筹考虑,研究避免物流交叉和逆行。
3、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完全隔离屏障
完全隔离屏障的定义是“洗衣房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除分别开设通道门共人员进出和物品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①污区与洁区之间设置的是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
②污区与洁区分别开设通道门,不是在二者之间的间隔墙上开门;
③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这是评价隔离效果的标准,也就是说要达到完全密封。
根据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要求,在设置软器械消毒供应流水线部分中提出软器械包括“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其中普通医用纺织品所指包括:病床上用品、病房隔帘、病房窗帘、病员服、医生服、护士服等感控级别较低的医院护理类纺织用品。所以说,根据卫健委规定,不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所有符合YY/T 0506标准并已在院内使用,以及感控级别较高属于医疗器械目录护理和防护器械分类,其中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用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病人护理防护用品等都应在立设置空间内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并提供无菌物品供应。
国内很多当地的龙头医疗布草中央洗涤工厂都在进行生产线的改造、新建。新建中央洗涤工厂更是直接规范设置软器械的生产流水线!
同时通过这样的调整取得中央洗涤工厂可以取得医疗消毒中心(软器械)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将大大利于未来的招标和市场阻隔。国内某企业,现在已经在开始在全国发展连锁化,专注于软器械消毒中心的布局
卫生隔离式洗衣机结构分为:(三种结构方式)
前进后出结构
侧进前出结构(自动化卸料)
顶进前出结构(大型集成-自动化卸料)
隔离式洗衣机的主要核心就是双门结构,布草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内取出。有效防止布草由于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交叉感染。
顶进前出结构隔离式洗衣机,大型集成自动化系统,正在慢慢地投入市场运行。这套洗涤系统是针对医院织物洗涤要求进行配置使用布草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内取出。有效防止布草由于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交叉感染。
医用织物作为具有纺织特性软表面,因其移动性、不受控制性及纤维脱落,不确定性更高,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风险点,是感染性病原体的载体和传播体,也是重要的安全屏障。我国医用织物洗涤规范和标准相对较少,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或“标准”或本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据。
医院拖把洗涤、医院抹布洗涤存在清洗后细菌超标的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未达到无菌级别应予以销毁,不可临床使用,如果抹布等只作为一次性使用耗材,会给医院或医疗机构带较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所以如何重复有效的利用拖把、地巾、抹布成为了医院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难免避免微生物、细菌、病毒的污染,尤其是在医院使用环境下,更应该严格要求,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微生物的滋生以及附着在抹布、地巾、地面及表面上。
医院洗衣房应根据医院整体规划统一设置,相对立区域,周围环境无潜在污染隐患,要远离烟雾、粉尘、污染物和其他有毒害物品,远离垃圾处理站10米以上。
洗衣房应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和办公区。由于隔离式洗衣机能够有效预防清洁纺织品的二次污染,并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洗衣房应配置隔离式洗衣机,并根据洗涤设备的安装要求设置相应的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和清洁区具备相对立的功能:在污染区内主要完成污浊纺织品的收集、分检、浸泡、清点等污浊纺织品洗涤前的预处理,运输污浊纺织品车辆的存放等所有与污浊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在清洁区内主要完成纺织品的烘干、熨烫、缝补、折叠、储存、发放,清洁运输车的存放等与清洁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
洗衣房的布局设计应以纺织品的清洁流程为基础,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物理屏障,污染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有明显标志,将污浊纺织品与洗涤后的清洁纺织品严格分开。隔离式洗衣机有两个门,污浊纺织品由前门进入,清洗后的纺织品由后门取出,前门设置于污染区,后门设置于清洁区。纺织品按箭头所示方向,由污染区至清洁区单向流动,减少污浊纺织品与清洁纺织品间产生的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