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之前的宗教雕塑,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型雕塑。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等石窟佛雕,乐山大佛、泉州老君石佛等摩崖石雕,苏州保圣寺《罗汉》等塑壁,寺观里的泥塑佛像、木雕佛像……基本上都是大型雕塑,它们大多会集大批能工巧匠,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宗教雕塑及雕塑群并非个人的立创作,而是一大批人的集体创作。况且,从功能上看,此时的宗教雕塑艺术是服务于宗教和政治,艺术的意义是从属的,工具性的。而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从取材、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从于材质,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人类的精神诉求,体现出艺术立的、自主的品质特征。因而,说何朝宗是中国宗教雕塑艺术人并不为过。
何朝宗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较少,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何朝宗的作品,非常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经常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表现主题,例如他的《达摩渡海像》,达摩被置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上,双手合抱在胸前,双眸深邃,凝视远方,东渡弘法的抱负和决心,被艺术家表现得恰如其分。同时,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瓷塑艺人,吸收了历代雕塑的长处,特别是继承了唐代表现佛像艺术的绘画风格,使得塑造的观音、达摩等造像很有唐代的韵味,形象既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富有人情味。
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型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整、死板、毫无生机。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当时德化窑涌现出一批做这类器物的能工巧匠,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捷隆、陈伟等人。这些人名不见经传,但作品流传于世,常有他们的款识。在一些明代白瓷观音上,可见到有何朝宗的葫芦形印记。“何朝宗”三字为篆书。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因此,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反而常常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者,须小心对待。在胎釉、制法均验证过之后,要特别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韵。
何朝宗款德化白瓷观音像以460万成交,成艺术品市场明珠。观音像造型优雅,线条流畅,展示何朝宗大师高超技艺和德化白瓷艺术。观音菩萨端坐莲花宝座,面容慈祥,为众生祈福。此款观音像为德化白瓷代表,将推动其艺术传承和发展。
古玩收藏圈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7月3日在中贸圣佳2023春拍专场,一尊何朝宗制蒲团达摩坐像拍出1207.5万人民币的,再现拍品,可喜可贺!
网传该作品由一买家在莆田民间以数百元的购得,更是引发了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