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是进行两化融合成熟度水平测度的重要依据,是帮助企业、找出两化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才能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关键是对工业行业的两化融合进行评价,因为这一部分是两化融合的主体和关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可以测度和评价的,融合程度评价指标可以设计为广度指标和深度指标,其结果可以表现为初步融合、中级融合、高度融合,或者可以说是初始级、基本级、适应级、成熟级、优化级 5 个阶段。对于评价指标,各个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
龚炳铮(2008)针对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提出了优、良、好、中、差五级评估级别,或者是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估,但是此种方法受主观性的影响较大;还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法,用加权的形式进行汇总得到融合指数。
肖旭,孙建华,王晰巍等人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构建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易法敏等人(2009)运用修正后的日本信息化指数法对于广州市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测算方法:以基年各项指标值的指数为100,用需要测算的年度或者地区的同类指标的值除以基年指数的值,再乘以 100,得出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将各项指标的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其结果便是某年的信息化指数。
胡新等人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两化融合”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实证分析从而明确在全国两化融合进程中的地位及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