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期望是指父母相信孩子在学习上会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是人之常情。合理、适当的期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强化学习动机激励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父母就不要一味地去鼓励孩子非要考班级前几名,因为当孩子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太远时,他就会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孩子一旦建立了自信心,就会削弱原来的自卑感。自卑感对孩子的危害取决于他们所感受的程度,感受太强,会使他们缺乏自信,放弃努力。在一定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感受,便会变成一种刺激的动因,促使他们去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现孩子厌学问题严重,自己无力解决时,要积极寻求外界的辅助手段,和学校的老师积极沟通,必要的时候寻求机构的帮助,让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
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除了常规的说话技巧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招数。以下是颇为实用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大家把它们抄写下来,贴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时不时“温故而知新”,这样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就能灵活运用了。
有时孩子会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这时不妨用行动说话,给孩子一个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父母看来,与孩子聊天是“闲事”,教孩子学习知识才是正事。其实我们经常忽略的、习以为常的“聊天”,正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手段。会聊天的父母往往能寓教于乐,在愉快的聊天中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