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分布式的计算能力、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等共同驱动信息技术服务持续保持高速创新演进态势。
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普及并成熟,驱动了云服务、数据服务、智能化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服务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新机遇。信息技术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巩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更高水平的产业生态重构基本形成。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上半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1年上半年收入44198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信息技术服务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319亿元,同比增长26.0%,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4.1%。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共实现收入3787亿元,同比增长23.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3.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集成电路设计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24.1%。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北斗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了新的实现手段,同时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促使数据服务、区块链服务、数字内容处理服务、数字化转型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的不断涌现与迅猛发展。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人月方式、项目方式扩展到云订阅、在线调用等数字化方式。信息技术服务业态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让信息技术服务业走向多元化发展模式。
数据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和重要服务资源。一方面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发展态势,以业务数据作为服务对象的数据服务产业迎来重要的爆发期。数据服务产品不断涌现,数据与实体经济各产业领域加速融合,覆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和可视化的数据服务以及推动数据加快流通交易的数据资产评估服务产业格局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服务数据已经成为服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科学的利用服务数据是实现信息技术服务本身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协同的关键。
业务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成为新的服务类型。“十四五”规划的颁布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服务将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各行业间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态,其核心是通过协同组织推进关键数字技术在业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构建平台业务模式等,激活组织业务中的数据要素,为组织的业务转型赋能。(上海赛谷ITSS3认证)
基础软硬件是所有信息技术服务的基础。近年来,在政策鼓励和应用牵引下,国内涌现出一批的从事基础软硬件研发的技术型公司,我国自主产品逐步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基本建立了满足基本应用需求的产业链条。集成厂商和软件开发商已逐步开始兼容自主系统,部分软硬件进入自主研发阶段,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软件领域乘势而起,通过对IT软硬件的重构,建立我国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生态,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双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实现信创技术群体跃升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