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产品分类
1、输配水设备
(一)管材、管件。
(二)蓄水容器。
(三)无负压供水设备。
(四)饮水机。
(五)密封、止水材料:密封胶条、密封圈。
2、防护材料
(一)环氧树脂涂料。
(二)聚酯涂料(含醇酸树脂)。
(三)丙烯酸树脂涂料。
(四)聚氨酯涂料。
3、水处理材料
活性炭、活性氧化铝、陶瓷、分子筛(沸石)、锰沙、铜锌合金(KDF)、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碘树脂等及其组件。
4、化学处理剂
(一)絮凝剂、助凝剂。
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羟基氯化铝)、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铝、硫酸铝(明矾)、聚丙烯酰胺、硅酸钠(水玻璃)及其复配产品。
(二)阻垢剂。
磷酸盐类、硅酸盐类及其复配产品。
(三)消毒剂。
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纯净水设备
1、外观
1.1纯净水处理器外观应清洁、整齐、无锈蚀。
1.2纯净水处理器外露结构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锐利棱边。
1.3纯净水处理器涂层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涂层牢固,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流疤、划痕、皱纹、麻坑、起泡、漏涂或集合沙粒等缺陷。
电镀件的装饰镀层应光洁细密、色泽均匀,不应有斑点、锈点、针孔、气泡或镀层剥落等缺陷。
塑料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裂痕、气泡、明显缩孔和变形等缺陷。
2、结构
2.1纯净水处理器的结构应考虑便于维护保养和更换滤芯。
2.2管道布局合理,连接牢固。
2.3在进行表1规定的静水压力试验和循环压力试验时应无渗漏或破裂现象。
管道分质直饮水定义
利用过滤、吸附、消毒等工艺对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市政供水或自建供水为原水,进一步深度(特殊)处理,通过立封闭的循环管道输送,供给人们直接饮用的水。
一般卫生要求
1.新建、改建、扩建的管道分质直饮水工程的选址、布局、设计、施工和安装应符合CJJ/T 110和GB50015的规定。
2.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水处理设备、与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管网(包括水处理材料、防护涂料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卫生安全,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以及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检测机构或具有自检能力的单位出具的符合GB/T 17219的检验报告。
3.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后或停止运行30天以上,应进行全管网的清洗消毒,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饮水机净水器分类
净水器按主要水处理功能分为:
a)软化净水器(R):具有软化功能的净水器;
b)纯水净水器(C):能够提供饮用纯净水的净水器;
C)矿化净水器(K):具有矿化功能的净水器;
d)电解水器(D):通过电解方式提供碱性水和酸性水的净水器;
e)杀除菌净水器(S):通过臭氧、紫外线或化学处理剂杀灭进水中致病微牛物的净水器;
f)其他净水器(Q):除上述种类之外的净水器。
PC聚碳酸酯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1、标志
1.1 PC罐上应有明显材质标志,标志符合GB/T16288要求。
1.2 包装盒、袋上至少标识有:
a)标称容量;
b) 产品材质、标称质量、尺寸(外径和高度);
c)生产日期,以年、月表示;
d) 可循环使用标志;
e)生产厂名称。
1.3 每批次产品应附有合格证,标签或包装上应至少标明:
a)产品名称;
b) 标称容量;
c)数量;
d) 生产日期,以年、月表示;
e)本文件编号;
f) 厂名厂址;
g)检验员代号。
2、包装
2.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要求。
2.2 每只PC罐应用食品级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作为内包装,用的大塑料薄膜袋或其他的材料作为外包装。
3、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应轻装轻卸,运输时应防止剧烈撞击与机械损伤,运输车辆应清洁,避免与有腐蚀、污染物体共运。
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无腐蚀、的库房内,贮存期限自生产日期起二年。
聚碳酸酯(PC)饮水罐需要进行涉水卫生安全检测,由具备CMA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
饮水机净水器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净水器应能正常使用:
a)环境温度:4℃~40℃;
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
2、卫生安全
2.1 净水器中与水接触材料及部件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第3章要求。
2.2 净水器中化学处理剂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第3章要求。
2.3 整机卫生安全
2.3.1 反渗透纯水净水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2001)第4章要求。
2.3.2 矿化净水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令与功能评价规范 矿化水器》(2001)第4章要求。
2.3.3 其余净水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 一般水质处理器》(200I)第4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