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何以解忧?杜康!”自古以来,喝酒就是一种排解愁思的方式,当满腹忧愁无法化解时,不妨敞开了大醉一场,醒来后重新振作起来。
李白也说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高兴的时候那就尽情吃喝玩乐吧,要活在当下。
所以,不管是人生得意还是潦倒落寞,都离不开酒的陪伴,它能给人一种精神的力量。
而且,我国有着深厚悠久的酒文化历史,从古至今,国内所产出的好酒、名酒那可谓是多如牛毛,并且各有特色,令酒友们垂涎三尺。
那么究竟国内哪里产的白酒值得喝呢?
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标准的答案,毕竟“酒无上品,适口为珍”,老百姓爱喝,那就是好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公斤,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公斤(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
(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您与老师傅的差距不只是一套白酒酿酒设备
很多人认为,用白酒酿酒设备做酒过程中,只要掌握的酿造工艺,把握好细节,再配1代化的白酒酿酒设备,就一定能酿出好酒,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一点对于酿酒新人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可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您将所有该注意到的,不该注意到的都注意到了,可就是酿不出好酒,可能是您的酿酒“风水”出了问题。
一提到风水,我们就不自觉的与迷信联系在一起。世界太大,而我们知之甚少,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保持中立是理想状态。
酿酒中的风水,主要指酒厂所处的自然条件对酿酒结果可能导致的影响。
酿酒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叠加在一起,后导致差异,以制曲为例,制曲的好坏对基品质有决定性影响。
制曲的实质是微生物工作的过程,而不是酿酒师工作的过程,酿酒师要做的就是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环境,就好比一个将军在指挥一群看不见的战士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