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测试的重要意义有如下几方面:
1、进行水平衡测试是加强工业企业对水进行科学管理的一步,是搞好企业节水工作的基础。通过测试可以建立起本企业的用水档案,健全用水计量手段;
2、通过水平衡测试,可以摸清企业用水现状,了解企业用水水平,制定合理的用水指标,达到科学管理、节约用水的目的;
3、通过水平衡测试,可以找出耗水的主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用水指标;
4、可以摸清生产、生活用水的高峰期,合理调整供水,做到生产生活两不误;
5、通过水平衡测试,可以对照生产发展规划,对生产、生活用水进行科学预测,在现有水源情况下,明确节约用水方向,找出合理用水的优良方案;
6、根据测试结果,可以为治理污水在数量方面提供依据。
“节水型高校”是指在学校运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浪费,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节水文化和意识的高校。
节水型高校通常会有以下特点和举措:
1. 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用水规划、节水目标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节水责任。
2. 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例如采用节水型器具,如水龙头、马桶等;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3. 水资源监测与计量:安装水表等计量设备,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水异常问题。
4. 节水宣传教育:通过课程、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师生普及节水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
5. 绿化与景观用水的优化:采用耐旱植物,合理规划灌溉方式,减少景观用水的消耗。
创建节水型高校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降低学校运营成本以及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 《节水型高校创建方案》 ## 一、创建背景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设节水型高校成为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创建节水型高校,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培养师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观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 二、创建目标 1. 提高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3. 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降低学校的人均用水量。 4. 在创建期内,达到省级或节水型高校的标准。 ## 三、创建步骤 ### (一)组织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时间区间 1]) 1. 成立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 2. 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3. 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校园网、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创建工作的意义。 ### (二)调查摸底阶段([准备阶段时间区间 2]) 1. 对学校的用水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包括用水设备、管网分布、计量设施、用水指标等。 2. 分析学校用水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制定节水措施提供依据。 ### (三)制度建设阶段([制度建设阶段时间区间]) 1. 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节水管理制度,包括用水计划、用水定额、节水考核、奖惩制度等。 2. 建立健全用水计量管理制度,完善三级计量体系,确保用水数据准确可靠。 ### (四)技术改造阶段([技术改造阶段时间区间]) 1. 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感应式冲水器等。 2. 对学校的供水管网进行检漏和维修,减少管网漏损。 3.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 (五)宣传教育阶段([宣传教育阶段时间区间]) 1. 将节水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节水教育课程,普及节水知识。 2. 组织开展节水主题活动,如节水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3. 设立节水监督员,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 (六)自查整改阶段([自查整改阶段时间区间]) 1. 按照节水型高校的评价标准,对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 2.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 (七)验收申报阶段([验收申报阶段时间区间]) 1. 整理创建工作资料,撰写创建工作总结报告。 2. 向相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迎接上级部门的考核验收。 ## 四、具体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 2. 设立节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节水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节水管理工作。 ### (二)完善管理制度 1. 制定《学校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明确用水计划、用水定额、节水措施、考核奖惩等内容。 2. 建立健全用水计量、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完善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检漏和维修,确保管网安全运行,减少漏损。 ### (三)强化节水宣传教育 1. 将节水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节水知识,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2. 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报、广播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节水知识,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3. 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节水实践活动。 ### (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1. 对学校的老旧用水设备和器具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换为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感应式冲水器等。 2. 对学校的供水管网进行优化改造,合理调整管网布局,减少管网长度和弯头,降低管网阻力,提高供水效率。 3.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将雨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校园绿化、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 (五)加强用水日常管理 1. 建立健全用水台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控。 2. 加强对用水部位的管理,如食堂、浴室、宿舍等,安装计量水表,实行单计量和考核。 3. 加强对用水设备和器具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和器具正常运行,减少水资源浪费。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强资金保障 设立节水型高校创建专项资金,用于节水技术改造、宣传教育、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多渠道筹集创建资金。 ### (二)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节水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对各部门的节水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 (三)加强技术支撑 加强与水务部门、节水技术服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邀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 六、预期效果 1. 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显著提高,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 学校的人均用水量明显降低,达到省级或节水型高校的标准。 3.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4. 通过创建工作,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