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硅烷浸渍技术渐渐地被我国的工程师所认识并接受,由于硅烷浸渍剂(含异丁基(烯)三乙氧基硅烷液体和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良好的防腐效果、经济的成本、以及简单的施工工艺,使得硅烷浸渍在国内的运用发展速度超出想象,除了海港工程,还广泛运用于桥梁隧道、核电风电、高速铁路公路、污水处理及各类重防腐工程中。
由于其结构中的支链及乙氧基的相对稳定性,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良好的疏水防水性,主要用于混凝土基材的耐久性防护。其支链结构更能经受紫外线的考验,在产品被施涂到基材上后,产品会渗透到基材内部,甚至可达到2-10mm的深度,并随着时间的积累,产品中的烷氧基会水解缩合形成网状的膜,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膏体状态更易于喷涂或刷涂施工,同时也是由于膏体形态会增加或延长本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渗透和浸渍反应的时间,从而使得硅烷浸渍过程更深入和更。
表面处理
浸渍硅烷前应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用水泥浆修补蜂窝、露筋、孔洞、裂缝等明显缺陷;用钢铲刀清除表面碎屑及不牢固的附着物;
清除不利于硅烷浸渍的灰尘、油污等有害物与污染物;
当混凝土采用脱模剂或养护剂时,通过喷涂试验确定脱模剂或养护剂对硅烷浸渍的影响,否则在硅烷浸渍前,应充分清除。
喷涂硅烷前的混凝土表面应干燥,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不宜大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