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进入快速提升期,千亿市场爆发即将到来。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19日发布。根据意见稿,报废汽车回收业务的审核部门将由经贸管理部门变为报废汽车回收主管部门和,报废汽车回收业不再纳入特种行业管理。 意见稿明确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允许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交售给再制造企业,明确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及其他零配件拼装汽车,禁止报废汽车整车、拼装车进入市场交易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交易。若考虑“五大总成”交售给再制造企业,能够继续使用的零部件标明“报废汽车回用件”后可以出售,价值量将得到大幅提升,有望达到千亿市场规模。随着国内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法律逐渐健全,法律执行力度逐渐加大,行业将逐渐超规范化发展,再制造企业的旧件来源也将大量增加,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有关人士指出,一般废品收购站,经营范围只含报废的材料,比如钢材、纸张、二手制冷设备等废品,绝不允许回收废旧车辆,而不能私下拆解报废车,就是防止报废车辆零部件,再次流入市场,造成车辆重大安全隐患。据业内人士介绍,之所以有人冒险非法回收拆解报废车,是因为存在暴利空间。“按照国家规定,回收的废旧车辆拆解,所有零部件送到钢厂等进行回收利用,按照市场废旧钢铁价格计算。这些非法拆解的车辆,如果把发动机等零部件直接出售,一个能卖成百上千元,存在很大利润空间。”近两年,全国正全力淘汰“黄标车”,加上废旧汽车量临近新一轮高峰,报废车回收行业迎来“黄金时代”。但是,很多正规报废车回收企业却乐不起来,因为有地下黑厂偷偷收购报废车,有人偷偷将报废公车私自倒卖,还有的地方支持无资质企业上马,这些都成为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阻力。
正如一个人有生老病死一样,汽车也有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汽车在使用一定年限和行驶一定里程后,由于零部件和各总成的磨损、自然老化和汽车技术使用水平等原因会造成整车性能下降,使用成本增加,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加大。更为重要的是,汽车在使用到一定期限后,其安全性能会随着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逐步明显地下降,从而存在各种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机动车报废原车牌可继续用 机动车所有人拥有3年(含3年)以上的机动车办理注销登记后,机动车所有人新购的车辆,可以书面申请继续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书面申请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当时或其后的6个月内提出;超过6个月未提出申请的,车辆管理所收回并重新启用,供群众公开选取;机动车报废前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的,机动车所有人不得申请使用原号牌号码。 根据以往规定,机动车报废后,原有车牌号即注销,车主如果买了新车,就申请新的牌号。按照公安部下发的《服务群众十六项措施》,车牌终身制将于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动车所有人拥有原机动车应当在3年以上。
车辆到了报废期后,应当到具备合法资质的回收公司办理报废手续,但有些车主认为到了报废期车辆还能再开一段时间,嫌报废吃亏,有的人开着报废车继续行驶,有的将报废车转卖或转借,有的将车辆零件拆成“拆车件”私自买卖,殊不知车辆到了报废期如不及时报废,会有很多潜在的隐患。车辆到达报废期后,刹车、转向、线路等各种机件老化,存在很多隐患,轻者会发生抛锚,重者会发生自燃、爆胎、刹车失灵等严重事故,给自己和他人人身、财产带来危害。
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二是拆解经营场地符合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国土空间规划及安全要求;三是符合国家标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的场地、设施设备、存储、拆解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求;四是符合环保标准《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五是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