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步骤:
(1)在管道充满介质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子A、B与C之间的电阻值,A-C、B-C之间的阻值应大至相等。若差异在1倍以上,可能是电极出现渗漏、测量管外壁或接线盒内有冷凝水吸附。
(2)在衬里干燥情况下,用MΩ表测A-C、B-C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0MΩ)。再用万用表测量端子A、B与测量管内二只电极的电阻(应呈短路连通状态)。若绝缘电阻很小,说明电极渗漏,应将整套流量计返厂维修。若绝缘有下降但仍有50MΩ以上且步骤(1)的检查结果正常,则可能是测量管外壁受潮,可用热风机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
(3)用万用表测量X、Y之间的电阻,若过200Ω,则励磁线圈及其引出线可能开路或接触不良。拆下端子板检查。
(4)检查X、Y与C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200MΩ以上,若有下降,用热风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处理。实际运行时,线圈绝缘性下降将导致测量误差增大、仪表输出信号不稳定。
通常测量电源噪声,使用有源或者无源探头,探测某芯片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然后示波器设置为长余辉模式,*用两个水平游标来测量电源噪声的峰峰值。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是,常规的无源探头或有源探头,其衰减因子为10,和示波器连接后,垂直刻度的*小档位为20mV,在不使用DSP滤波算法时,探头的本底噪声峰峰值约为30mV。以DDR2的1.8V供电电压为例,如果按5%来算,其允许的电源噪声为90mV,探头的噪声已经接近待测试信号的1/3,以,用10倍衰减的探头是无法准确测试1.8V/1.5V等小电压。在实际测试1.8V噪声时,垂直刻度通常为5-10mV/div之间。
单自旋探测技术在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以金刚石NV色心为代表的固态单自旋体系实现了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与高灵敏度的磁场探测技术,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国际上首张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为研究单分子、单细胞层面的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测量基础。该技术也可用于探索微观尺度的磁性质、磁结构等。
单原子探测技术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研究人员发展了新一代激光原子阱单原子灵敏检测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环境样品中所含的极微量同位素原子,包括空气中含量仅为百亿亿分之一的氪-81同位素。这一天然示踪剂被用来帮助了解全球与区域性水、冰循环过程,给百万年的古地下水与冰川定年,为气候变化研究、水资源管理提供关键数据。
严格地说,新购买的仪器,都需要经过校准才能使用。即使制造商有合格证,你也不能这个仪器一定是好的和准确的。,制造商不是一个第三方,除了没有资格,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做到公正和。这句老话很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是这个意思。此外,新购买的仪器有长途运输震动或长时间震动的经历。仪器的放置也可能会改变仪器的测量精度,所以为了您的质量,建议公司无论是新购买的仪器,尽量先校准,再使用。
1、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率:用于经常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经常拆卸,转移并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查的仪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故障率高,过载或可疑质量问题的仪器和设备;在此期间,应检查使用寿命即将届满的仪器和设备。
2、校准数据分析:根据对多年来校准数据变化的分析,判断是否应进行周期检查。
3、设备的稳定性:在此期间,应检查不稳定,易漂移且易老化的设备。
通常来说,对于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设备,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具有每次测试之前的自校准功能和自校准的设备以及每次具有标准样品的化学分析仪器,可以不考虑进行定期检查。
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是计量学中研究的基本命题,也是计量测试人员经常运用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和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然而很多人由于概念不清,很容易将二者混淆或误用,中测计量公司结合相关资料,着重谈谈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要明确的是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二者之间概念上的差异。
测量不确定度是有符号的参数,且始终为正值,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由人们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可以通过A,B两类评定方法定量确定;
测量误差为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只可得到其估计值。
三.影响因素的区别:
测量不确定度由人们经过分析和评定得到,因而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
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计量检测校准目的:
1.确定指示误差及其是否在预期公差范围内;
2.获取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用测量仪器校正指示值;
3.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属性,或给标准物质的属性赋值。
4.实现可追溯性。
校准的基本要求如下:
1.如果在实验室进行环境条件校准,环境条件应符合验证规程/校准规范中的温度、湿度等要求。如果在现场进行校准,环境条件应以能够满足仪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
2.作为校准的标准仪器,仪器的误差极限应为被校准仪表误差极限的1/3~1/10。
计量过程和计量设备的要求。有效的计量管理系统确保计量设备和过程适合其预期用途。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计量结果的风险非常重要。计量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管理由于计量设备和计量过程的错误结果而可能影响组织产品质量的风险。计量管理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包括基本计量设备的验证和统计技术在计量过程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