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汽车底盘 冷藏车运送货物为冷藏或冷冻的,一般不能长时间存放保管,需要快速送达到目的地。运输途中是不能出任何问题的,不然货物会变质,经济损失非常大。因此,应根据货物的装载吨位、车厢长短、行驶路况、车辆稳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考虑汽车底盘。二是汽车厢体 冷藏车保持冷温状态,起关键作用的是汽车厢体和冷藏机组。厢体不是普通栏板,它中间夹层填充了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隔热保温效果,确保冷藏、冷冻货物处在一个稳定的低温环境中。厢体有三层结构,外皮多采用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板、彩钢板、铝合金等材质;内皮多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其中不锈钢价格较贵;中间夹层为保温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等,采用高强度胶与外皮、内皮紧密粘合在一起。注意厢体支撑结构坚固,整个厢体稳定。可根据保温效果要求,选择保温层厚度,一般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是冷藏机组 冷藏机组分立机组和非立机组,立机组有立的动力源,加装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非立机组没有外来动力,需要依靠汽车底盘发动机提供动力。立机组与非立机组的价格区别较大,立机组贵1-2万。整车型号:HYS5040XLCJ6,整车外形:5995×1970×2900(mm),厢体内尺寸:4150×1750×1750(mm) ,厢体容积:12.8立方米,发动机:江铃五十铃2.9排量116马力国六发动机,总重量:4.495吨 车重:3.2吨 拉货重量:1.165吨(实际可拉5吨),采用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厂底盘,新款江铃顺达驾驶室/准乘数2人;搭载江铃五十铃116马力发动机(排量为2.9L/功率为85Kw);5挡格特拉克变速箱;有原厂空调/电动门窗/中控门锁;有方向助力;有刹车自动调整臂;有ABS;油刹(可选装气刹);带排气制动;其它标配
冷藏车车厢内货物与车厢壁之间的间隙能有效的减少外界环境温度对车厢内的影响,间隙越大,间隙内的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能更快的吸收和转移外界温度对车厢内货物的影响,车厢内温度分布越均匀。
因此,在实际的冷链运输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装载量与箱内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货物装载间隙。
结论说完,我们来说现象:常见车载温湿度监控探头正常情况下安装三个,分别分布在车厢内前部、中部、尾部。
如果发现三个探头的长时间温差范围较大,车内装载货物装载肯定异常。
如何寻找佳、合理的装载方式,确保温度敏感性货物的质量安全,提高装载率,大程度提升成本。
我们先看箱内货物模型再分析。目前常用的冷藏车,通常采用通风,蒸发器位于冷藏车前壁上部。未设置复杂的风道,属于上送上回式制冷系统。
由于送风口与回风口位置对气流和温度分布影响较大。所以车厢内货物装载区域要以冷机送回风位置为参照就行切割划分。
车辆内货物装载要以冷机位置为参照,进行划分和区分。
毕竟我们写文章,所以其他特殊情况,我们均在此不考虑,比如以下情况:
车辆密封性均为良好,没有漏气现象。
排除货物本身的热量散发的情况等。
验证温度数据这里不列,各位可以通过看自己家有车辆验证的数据情况。以下表述现象;
受车体传热的影响,靠近车壁的温度高,车厢中部温度低
货物与车壁之间的间隙越大,车辆内温度分布越均匀。
如何寻找到佳的装载方式:
以当日装载量为例,参照物为冷机出回风口为参照,将车辆内可装载面积按区域切割。确保车辆内出回风情况为判定依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冷链运输和冷链装备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十三五规划》中,不难发现物流行业,尤其是冷链物流仍然是发展。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包括《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出台为冷链运输行业奠定了十三五告诉发展的政策基础。此外,伴随着社会消费不断升级,特别是近些年国内人均消费力提升,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提高,对冷链标准认知加强以及农村市场需求激活,以及农产品进城、出国,都为冷链行业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客观条件。2015年冷链市场规模达1583亿元,预计到2020年冷链将达到3479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7.1%。其中食品和农产品在冷链中占大部分。医药冷链等高附加值运输产品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升级,食品安全、鲜活农产品供应逐渐成为居民生活关注热点,冷链产业的发展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物流损耗和社会资源浪费具有的促进作用。以生鲜商品为例,目前行业平均腐损率达到10%~20%,而运用冷链物流直配的企业可以将腐损率降低到3%~5%。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2018年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5238万吨(折合1.3亿立方米),新增库容488万吨,同比增长10.3%。截止2018年三季度,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6.42万辆,新增冷藏车2.4万辆,同比增长33%,增幅显著。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内新开通铁路冷链线路近20条,铁路冷链运量超过160万吨,丰富了运输手段,降低了冷链成本。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87亿吨,比上年增长4120万吨,同比增长27.9%。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亿元,同比增幅13.2%,可见冷链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改变社会结构及消费格局,对冷链产品需求不断提升
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56.10%,较1980年的19.40%增长了36.7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根据统计结果,目前我国城镇人口饮食结构中易腐食品比例约为62%,而农村人口饮食结构中易腐食品比例约为37%,主要由于城镇人口的肉类、水产消费量远农村人口,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食品消费结构也不断随之进行调整,易腐食品的比重不断增大。据《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2.33亿吨,比上年增长4439万吨,同比增长23.52%。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亿元,同比增幅13.2%。
1、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6052.5万吨(折合1.51亿立方米),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5%。2019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1.47万辆,较上年增长3.47万辆,同比增长19.28%。2019年1—4月冷藏车销量呈快速上升态势,“运猪”改“运肉”导致肉挂车市场销量上升是主要原因。。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内新开通铁路冷链线路近20条,铁路冷链运量超过160万吨,丰富了运输手段,降低了冷链成本。
2、多领域政策涉及冷链凸显产业价值。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8部门出台《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7〕84号)、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国办发〔2018〕91号)和《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办发〔2018〕43号)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提及冷链,“冷链物流”渗透到越来越多领域的政策规划里面。
7、与冷链相关的平台型企业陆续出现。随着冷链行业向精细化、细分化方面不断发展,平台型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一类是物流平台型企业,一类是信息流平台企业、一类是商流平台型企业。它们利用各自掌握的核心平台价值,正在影响和改变现有的冷链模式。
8、零担、宅配业务成为冷链市场强力增长点。冷链零担的爆发,主要取决于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餐饮、零售品牌在全店的扩张。据调研统计,2018年冷链零担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冷链宅配市场也成为很多企业新的增长源,像京东、易果等都在发力布局冷链“后一公里”。
(四)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是食品冷链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也是根本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紧张,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向规模化、集约化、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使食品冷链成为迫切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冷链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有差距,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全国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推进,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冷链食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尽管我国冷链物流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由2009年的5%、15%、23%分别提高到22%、34%、41%,但与国外95%~的水平相比还相差好几个数量级,这是未来我国冷链物流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城市人口增加是冷链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源泉
2、优化行业布局,协调区域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不均衡,东西部之间、主产地和主销地之间冷链设施、冷链企业数量和服务水平相差较大。以来,我国实施“”、“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经济圈等多项国家战略,促进形成东西部联结、南北方贯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全国范围内大流通、大物流格局的形成。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大、资金回收慢,要更加注重战略规划,根据当地资源情况、交通条件、消费需求,做好市场调查和前期策划,合理确定项目规模。根据土地状况和经营模式,合理选择冷库型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以及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络建设,打造完整的食品冷链流通体系。
随着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开始涌入物流配送从业市场。据调查,目前同城货运司机主要构成中,80后成为主力军。这些年轻人较过去的传统司机更适应互联网化运营。此外,据易货嘀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目前50%的司机已经通过司机认证。在司机技术认证方面,全国3000多万货运司机中,拥有合法运输资质的司机占比日趋扩大。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物流”的平台式城配企业大量进入市场,货运司机收到更多现代化、化的技能培训,运营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六)中央厨房发展情况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房租、人工、原材料、能源费用等多项成本持续高涨。2017年餐饮企业各项成本中,房租同比增幅高,达到50%以上,营业成本、人工费用、能源费用等增幅也都远超营业收入增幅,餐饮企业微利已成为常态。
同时,“用工难”“用工荒”已成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顽疾。2017年,在营收增速放缓、人工成本继续攀升的不利形势下,餐饮企业用工需求疲软,雇佣员工人数同比下降1.3%。而员工录用与离职人数的比例接近3:2,餐饮门店的员工录用与离职人数的比例也高达13:10,员工流动率非常大,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再加上税费负担,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挤压到临界,而且从长期来看很难有所转变。2018年,餐饮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上年跌落了6.1个百分点,平均净利润率为4.8%。
其中,净利润增长率在10%以上的企业36家,比2017年减少7家,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有38家,比上年增加了5家。餐饮五门店情况比较好,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的门店共有282家,占到门店总数的56.4%,24.8%的门店净利润负增长。
基于餐饮行业高成本、低利润的普遍现象,因而中央厨房配送功能应运而生。
中央厨房运营模式
为了解决市场供应的传统方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矛盾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餐饮消费需求体验,餐饮企业在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私厨化(个性化、)和标准化(规模化、中低端)。标准化餐饮需要将供应链服务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可提供社会化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
餐饮业与零售业一样,到后拼的还是人效和平效,再好的传统餐饮业中午接500单必然会瘫痪。但是作为互联网\O2O 标准化餐饮的新业态——盒马外卖,接1500单轻轻松松,的话还可以做到一个中午3000单,且可做到30分钟送达,只需要一个厨房,35个厨房工作人员,以及几百个快递即可。
冷库是冷藏业发展的基础,是冷藏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农业部测算,到2020 年我国的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的370 公斤基础上还要增加30 公斤,新增需求则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另外,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近三年来甚至以35%的高速度增长,远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未来随着易腐食品和速冻食品需求的逐年提升,我国对冷库的需求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4、作为冷链基础设施,冷藏车发展预期将加速。冷库和冷藏车是冷链两种基本基础设施,冷库在发达地区建设逐渐饱和,但是冷藏车整体体量依然较小。
2015 年我国冷藏车的销量达到1.8 万辆,同比增长了9.65%。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资料,2000 年我国冷藏车销量只有3900 台左右,15 年间翻了近5 倍,CAGR 超过10%。从2015 年冷藏车销量的名主机厂销售情况来看,北汽福田、江淮汽车、庆铃汽车、东风商用车和华晨金杯占据了市全国冷藏车总销量的61.48%。
而在改装车生产企业中,我国冷藏车主要分为三大梯队。梯队由河南冰熊、中集集团、河南新飞及河南红宇四家企业。第二梯队包括北京晨光、北京北铃、镇江飞驰、河南松川和镇江康飞组成。第三梯队主要是特种车改装厂和小型企业组成。目前,中国共有大小近100 家企业生产冷藏车,国内企业不足10 家,以小型企业居多,整个行业参与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
2015 年我国冷藏车销量名的改装车生产企业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6.01%,呈现出行业分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