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Sea Cucumber),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海参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大型食用海参均为较粗壮的圆筒状,背面有疣足,腹面有管足。海参的体壁柔韧,富于结缔组织,厚薄随种类而异。因其黄瓜状的外形,故英文名称为“海黄瓜”。海参在全球有900多种,中国约140种。
海参体内含有VA、VB1、VB2、VB6、VD、VE和VK7种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为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海参必需脂肪酸种类,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其中刺参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明显其它海参。必需脂肪酸对于增强人体以及人脑的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海参体内富含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明显其它元素。铁和锌是人体需要量多的微量元素,铁是参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锌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在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与脑及智力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涨发方式会造成海参干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常温水发造成铜、铁、锌、钙、镁、磷的损失率在73.25%-73.81%之间,高温水发的损失率为92.17%-92.95%,常温碱发时的损失率为76.79%(除镁离子以外),其它化学元素损失率均在93.38%-95.24%。另外,三种涨发方式均会造成海参干品中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流失,常温水发赖氨酸损失率为61.63%,高温水发为72.61%,常温碱发为79.46%,组氨酸的损失率依次为15.24%、52.86%、35.71%,精氨酸依次为26.11%、54.68%、70.14%。
生蚝(拉丁文名:Ostrea gigas tnunb)别名牡蛎,是牡蛎科牡蛎属动物。生蚝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海域,以壳粘着在其他物体上而行固着;以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牡蛎作为海产养殖贝类,不仅具有肉味鲜美,而且其肉与壳均可入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外形不规则且一侧壳凸起,而扁生蚝虽然壳面也凹凸不平,但相对凹生蚝而言则较为扁平。生蚝可以氽汤,打卤、烧、软炸,还可制成罐头,亦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蛎干,蚝油。
牡蛎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人们食用时,大量的贝壳作为垃圾丢弃。实际上牡蛎壳中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是一种宝贵资源,可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制作各种添加剂等。
日本学者早在1987年就对牡蛎的干品所含营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其他海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牡蛎肉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为40~94.04mg/g,铁为5.50~8.00mg/g,硒为49.00mg/g,锌为22.54mg/g。牡蛎肉(干品)提取物中牛磺酸含量为50.6mg/g,其含量仅次于薄壳乌蛤。而远蚶、蛤、鱿鱼、海参等其他海产品。
牡蛎肉中含大量糖原,糖原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能源,补充糖原可改善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并能增进肝脏的功能且具有保肝作用。牡蛎中的糖原还可直接为机体吸收利用,从而能减轻胰腺负担。
牡蛎中检测出的关键挥发性物质(ROAV≥1)主要有醛类(11种)、醇类(2种)、酮类(2种)和二甲基硫物质,它们综合体现了新鲜牡蛎的特征气味如黄瓜味、蘑菇味、青草味、坚果味、脂肪味、油脂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