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表面细腻,有光滑,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黄花梨相比之下则比较粗糙。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海黄的纹理细胞组织和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黄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经相关检测发现,海黄木高含油量达到27%,而越黄木则只有0.5%。
人们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结节、疙瘩。海黄由于生长期长,生长环境恶劣,而且枝节较多,树木纹理多为扭曲、交错无规律,故“鬼脸”“鬼眼”等图纹更多,更丰富。相对而言,越黄生长期短,纹理大多数是平顺自然,所以越黄的鬼脸图纹则单调。
贴皮则是红木家具市场上手法恶劣的一种,其具体造假的方法则是在木材的表面用0.2毫米厚的海南黄花梨粘贴在其他木材如酸枝木或类似于黄花梨的木材上,正反两面颜色、纹理完全对应一致,然后冒充以海南黄花梨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卖。
现如今,有一些不法商家喜欢将国外的黄花梨如越南黄花梨说成是海南本地产的黄花梨木,以次充好,虚抬价格。业内收藏人士指出,这些黄花梨木材的品质仅仅次于海南黄花梨木材,而他们之间的差价价格却在几万元每吨。
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
一是:与红木不分。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是:与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
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古典家具中,黄花梨材质的家具是硬木中比较好养护的品种。由于黄花梨应力小,所以成型后的黄花梨古典家具抽涨比例小,不宜开裂,走形与变形的几率比酸枝类的硬木小,养护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一些。 除此之外,古典家具中,黄花梨油性较大,从家具的内部向表面分泌出油脂形成包浆。随着包浆的形成和时间的延续,黄花梨古典家具颜色逐渐转深,从黄色渐渐向褐色或深褐色过渡。有些读者为了加快这种渐变过程,使颜色更快变深,采取多次涂抹核桃油的方。多次涂抹核桃油确实可以加快颜色的转变,但是那种附着在家具上的核桃油迹,与真正古典家具自身溢出木质包浆是有所区别的。值得注意的是,黄花梨家具如果被厚厚的核桃油脂遮盖住,油性大的核桃油包浆反而不易分泌出来,同时这样油腻腻的黄花梨古典家具,极易吸附尘土。因此,过度频繁大量涂抹核桃油的方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