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我们对本地区所有的税控燃油加油机进行了周期检定,其中对某石油公司两台新安装的税控加油机进行检定时,发现加油机发油不及时。
一、查找问题
1.拿起油枪电动机启动,打开油枪至大流量,油枪口却只有少量油流出,油泵几乎在空转,而流量显示器却显示“正常流量”数据。大约1分钟,流量显示器显示5升左右,实际流出油量只有1升左右。随后,大流量油才开始流出,经标准器测定,此时的计量数据完全吻合。
2.看视油器,里面没有空气泡,说明泵的出油口没有空气,出油管线正常。
3.给进油管底阀加压,没有漏气现象,说明底阀正常。
4.检查整个进油管线(储油罐到油泵),完好无损。
5.发现油泵进口与所配进油管线口径不一致。
二、加油机安装及工作要求
1.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税控加油机与地下油罐的水平距离一般为20m,长不超过30m,油罐的底面与本机进油口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6m。
2.JJG443-1998《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第13.4.1规定:泵的进口真空度应不大于54kPa,高工作压力应不大于0.3MPa。
3.油气分离器排除油中空气或气体的能力(在流量计工作情况下),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对黏度低于或等于1mPa·s的油液,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不超过20%;②对黏度1mPa·s的油液,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不超过10%。③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油泵配置跟进油口(直径为37.1mm(1.5英寸))同等口径的进油管线。
三、分析问题
经仔细分析查看,该石油公司配用了直径为50.8mm(2英寸)的无缝钢管,地下水平距离为20m,油罐的底面与本机进油口的垂直距离为4.5m,不符合安装技术要求需配直径为37.1mm(1.5英寸)的规定。这就相当于进油管线比实际要求拉长了13.56m,〔计算公式:(1.5/2)2×π×Lx=(2/2)2×π×(20+4.5)→Lx≈43.56m即ΔL=43.56-30=13.56m〕导致泵的高工作压力大于0.3MPa,外压比正常要求变小了,从而导致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超过10%,导致油泵空转、发油不及时,引起计量误差。
四、解决问题
根据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该石油公司将其直径为50.8mm(2英寸)口径的进油管线改为直径为37.1mm(1.5英寸)的管线后,加油机发油正常。
根据以上问题,建议:1.各地加油站在新安装加油机时,要有技术监督部门的人员指导;2.在配备管线及其他附件时,与本机安装要求和《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相符。
注:检定本加油机时油液黏度1mPa·s
接地电阻表是一种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器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仪器,一般分为三端钮(E1、P1、C1)及四端钮(P2、C2、P1、C1),其中四端钮还可以测土壤电阻率。
一、主要结构及简单工作原理
目前,我公司使用的接地电阻表以型号ZC-8居多,它是以电位计原理设计,由手摇发电机作为电源,配以相敏整流放大电路、电位器、电流互感器及检流计组成。接地电阻的测量一般都采用交流进行,这是因为土壤的导电主要依靠地下电解质的作用,如果采用直流测量就会引起化学极化作用,严重影响测量结果。当手摇发电机以120r/min的速度转动时,便产生110Hz左右的交流电流I1,I1从发电机经过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经被测物E1、大地、电流探测针C1而回到发电机。由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产生的电流I2接于电位器Rs。电位器Rs的旋钮装在仪表面板上并带有读数盘,调节电位器Rs使检流计指示中心刻度线,此时如读数为N,则被测接地电阻等于N与倍率系数(有×0.1、×1、×10三档或×1、×10、×100三档)之积。
二、常见故障及修理
1.检流计无指示(检定时)或变化很小
(1)发电机输出无电压或输出电压很低:检查发电机的“开关”电压线圈是否短路或损坏以及输入电阻是否损坏,如是,更换或修复。注意:在使用时不要在C1和P1短路情况下摇动手摇发电机,以免发生故障。(2)发电机磁钢是否退磁。如是,可充磁。(3)与检流计并联的电容C1、C2(100μF10V)可能电解液变干,造成短路或击穿。若是,更换。(4)互感器一次线圈烧坏,在带电测量接地体时,当有大电流流入大地情况下,可将其烧坏。(5)检流计由于环境的影响,灵敏度降低。如是,对其磁钢充磁。其一般灵敏度为(±25μA30°)。(6)检流计线圈断,有条件的话,可重新更换线圈。
2.在检某一量程时,调节电位器检流计无法指零,总朝一个方向偏转
(1)此量程分流电阻损坏。如是,更换。(2)互感器二次线圈损坏。如是,更换。(3)电位器Rs与其他线路断开,使之无法起到调节作用,使得流过检流计线路的电流增大。如是,重新焊好线路。
3.所有量程测量误差较大
(1)三极管变质导致性能下降。如是,重新更换。(2)整流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阻值相差较大,因为在不同的电压下正向电阻的阻值是有变化的,所以在选二极管时正向电阻要基本相同。(3)检流计是否变位。如是,重新调整检流计轴尖与轴承之间的间隙,使其活动自如。(4)检流计可动线圈上的游丝是否变质,使得检流计变位。如是,可重新调整或更换游丝。(5)如不是以上原因,可仔细调整可调电位器W1、W2,以消除测量误差。
目前普遍使用的焦度计大致有目镜式焦度计、投影式焦度计及电脑焦度计三种。下面主要介绍用目镜式焦度计测量散光镜片的顶焦度值及轴位。在使用目镜式焦度计测量眼镜片的参数之前,应对仪器进行调整。
目镜调整
(1)观察目镜内分划板上的坐标图像,如清晰则表明分划板恰位于目镜的焦平面,无需调整。
(2)如坐标图像不清晰,则缓慢转动目镜的视度,同时从目镜观察坐标图像,直至清晰。
零位校正
(1)焦度计中不放入镜片(空置)。
(2)将手轮在零位前后缓慢转动,同时从目镜观察坐标图像,直至清晰。
(3)如手轮刻度正对零位,则零位正确,无需校正。
(4)如手轮刻度与零位偏差,则需加以校正。
仪器调整好后,将散光镜片置于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这时,焦度计所显示的光标图像不能全部清晰,而只是部分清晰,在顶焦度值处于值大的位置时,若旋转镜片一周,在焦度计的视场中会出现两处为清晰而与立体形圆柱相互平行的两根粗实线,这两次出现的粗实线是相互垂直的。那么究竟以哪一组粗实线来确定散光镜片的顶焦度值及轴位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被测散光镜片置于顶焦度计的镜片工作台上。
(2)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直到能清晰看到由明亮短线组成的圆筒形光斑。
(3)调节镜片工作台的高低和左右移动镜片,使被测散光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目镜分划板中心。
(4)打开镜片压紧圈导杆的按钮,使固定镜片的接触圈压紧镜片。
(5)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及柱面散光轴位角测量手轮,使某一方向筒形斑清晰,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1。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1。
(6)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另一方向筒形光斑清晰,读出顶焦度读数为M2。相对应的轴位读数为A2。
写出结果
1.M2为球面顶焦度,(M1-M2)为柱面顶焦度,A1为柱镜的轴位方向。即
M2DS+(M1-M2)DC×A1 (1)
2.或M1为球面顶焦度,(M2-M1)为柱面顶焦度,A2为柱镜的轴位方向。即 M1DS+(M2-M1)DC×A1 (2)
细心分析这两组公式,就可以找出一个规律来。这就是任何一片散光镜片,都有两组符号度数书写,从一组符号度数书写变为另一组符号度数书写,只要将带符号的球镜和柱镜度数相加,代数和就是新球镜的符号和度数,而原来的柱镜保留度数改变符号即为新柱镜的符号度数。
新轴位,若原轴位小于等于90°的加90°,大于90°的减90°。即A1、A2互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