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预要有个度,要以结构安全为小的限度,绝不能工程中碰到棘手的问题,粉饰了事,不进行干预,将病害或隐患留下。无论保护对象、工程性质、保护原则如何,都要文物的安全及延续,而文物本体作为展览开放的场所,还应有措施开放的安全。
常见病害与措施北方地区的木结构古建筑,大的病害一般来自屋面跟大木结构,屋面变形、破损、渗漏,瓦件破损、缺失,瓦垄脱节、起拱、灰脱落;大木结构,损伤一般是从构件到节点再到整体性,即木构件本身缺陷或损伤、节点失效或破坏、整体变形或失稳。其次是墙体和台基,墙体开裂、倾斜、下沉、缺失,台基沉降、走闪、破损都是常见病害。
在北方地区,文物病害成因主要的是水的影响,水患导致建筑砖石构件、泥灰背冻融破坏,木构件糟朽,地基浸泡导致沉降发生。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气候环境变化,北方地区的降水在增加,生物病虫害如木峰、白蚁、蠹虫等,相应增加。降水增加对北方土遗址保护也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材料、结构、地基等先天不足,导致构件坏损、结构受力破坏也是重要的病因。
对建筑来说,气候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潮湿,因为潮湿多雨,会造成地基沉降,造成屋面漏雨,造成木构霉烂,地面泛潮等。如何解决建筑潮湿问题,现在常用的是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方法,而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是增大空隙隔绝毛细水的方法,各地的做法各不相同,如砂石、架空等等,需要我们在工程中去发现探查原有的防水防潮做法,而不是主观臆断,南方雨水多,往往比较注重建筑、庭院的整体排水系统。
木材的含水率在规范里面有一个区间,并不是值,应跟建筑所处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同地方不尽相同。我们要知道它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含水率。在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时就上油饰,会造成内部木构霉烂。
结构加固与保护。文物建筑加固需避开保护部位,加固方案考虑结构整体性能的提升。施工中加强建筑物的沉降观察。加固前,对局部破损结构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原有结构安全。加固工程应严格按通过评亩的设计图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