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玩收藏市场的日益兴起,但对于古玩初学者来说对业界相关公司、路程并不熟悉,也使得不法分子找到机会,虚假拍卖、鉴定公司愈演愈烈,受骗事件也屡屡发生。古玩鉴定被骗 ,拍卖被骗,收购被骗,种种骗局让藏家苦不堪言。而从几个案例中不难发现,手法较为相似,且无一例外,受害者都会缴纳一笔高额的服务费。我们也列举出了拍卖藏品中常见的几大骗局:
高额拍卖服务费
拍卖公司披着合法正规公司的外衣和资质,收取拍卖服务费。收费标准包括前期费用和后期成交后的佣金。不管名头怎么改变,骗取高额前期费用的本质不会变。而且这种拍卖公司的成功率基本是零。
直接收购
艺术品公司会让藏家直接带藏品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接收购。但之前要求客户去的鉴定机构去做鉴定真伪后才收购,而鉴定机构不是这家公司自己开的“傀儡公司”就是相互勾结的三无诈骗鉴定机构。所以再真的东西也会被鉴定机构鉴定为仿造、年份不足、年代不对,拍卖公司再以这些理由拒绝收购。
收取金
艺术品公司会和藏家讲有“买家”看中了某件藏品,需要在艺术品公司和所谓的“买家”见过交易。“买家”看过后会表示想要购买,但以金额过高需要几天筹备资金为由暂缓交易。艺术品公司会让双方都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金额从三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当藏家支付了“金”以后,“买家”和艺术品公司就会用各种理由不继续交易并且将责任推到藏家和所持的藏品身上,侵吞之前交付的大额“金”。
退费合同
这种诈骗形式和种拍卖服务费相似,也需要藏家支付各种前期费用。但不同的是,这种艺术品公司会向藏家承诺一定卖到所预计的金额,如果约定时间内卖不到金额,艺术品公司会全额返还前期费用,乃至双倍赔偿。
无限拍卖
这种拍卖模式也基于种拍卖模式,前期收一定的费用。有所不同的是,不法艺术品公司会向藏家宣称支付一次费用,如流拍没有卖出去,下一次拍卖将免费上拍,再没有卖掉继续下一次拍卖。以此类推,直到卖出去为止。而艺术品公司本身没有真正的买家群体,藏品本身又严重虚高估价,拍卖一千次也不可能会卖掉。
合同回扣
一些不法分子把自己开设的皮包公司包装成正规行业的非艺术品公司,派一些业务员去寻找接触藏家或玉器珠宝店古玩店店主,声称公司要订购一批商品,并签署购买意向书。等到要付款结账的时候,业务人员会告知藏家店主。要达成交易先给领导送一些好处费,不然领导不签字通过。如果付了好处费,不法分子就会百般抵赖不执行购买意向,骗取收受的好处费。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笃信的理财之道。继全民经商、全民收藏正成为时下迷幻、时尚的国民运动。但财富背后总会有涌动的暗流,随之,投机、诈骗、作恶、阴谋……层出不穷。
有部分藏家,一开始作为古玩收藏爱好者,由于收藏知识的缺乏和过大的自负,自己总结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毫不相干,直到自己误入歧途,导致前人忽悠后人,局内人忽悠局外人,后连老百姓也开始忽悠自己,形成了这环环相扣的古玩骗局。
古人玩古玩,玩的是古董里的“道”,这个东西做工精美,艺术价值是怎样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是古人玩古玩的一个主要目的,但是现在人玩古玩,大多数不是为了“道”,而是为了钱。所以一旦跟钱扯上关系,古玩收藏的味道就变了,造成当下收藏及拍卖市场过热、“趋利轻义”的现象,藏家在收藏时更需要擦亮双眼认真辨别,切勿为了不切实际的利益被古玩骗局死死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