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中国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段永升介绍,该局在2018年完成24.9万批次国家监督抽检任务,覆盖了全部33大类食品。检出样品平均不合格率为2.4%,比2014年降低2.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乳制品合格率为99.7%,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3058批次,有2批次检出不合格,合格率达到99.9%。“通过持续专项整治和严格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蛋制品中‘苏丹红’、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5年未检出。”段永升表示。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2019年全市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并向各经营者发布《关于在2019年中考期间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提醒告诫函》,加强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规范考试期间住宿、餐饮、交通出行等价格行为。
目前,蛋品行业普遍存在生产源头追溯难、安全隐患难排查、流通链条难简化、体系标准难完善等问题,在校园蛋品供应方面,这些问题也依然。因此,德青源积极落实国家对校园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推出校园渠道的学生蛋产品。
企业取得ISO22000认证的意义-外部动机:
1、保障消费者健康
因此,通过实施这一结构严谨且成效显著的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可以对食品形成和分销全过程的安全危害依据其显著程度实施分类控制,确保食品中潜在的显著危害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从而使提供的食品满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要求。
2、促进食品国际贸易
运行一个满足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的体系,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食品企业与国际食品安全管理通行规则对接的需要,也是我国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大趋势下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的产品品质要求。食品出口企业则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明企业已经满足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的要求,在产品市场准入审批和产品出口卫生注册时可以减少重复检查,降低企业成本。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正日益成为与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同时也正成为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食品行业要跨越技术壁垒,就紧跟国际食品业的发展潮流。因此,积极采用国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将有效减少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国际贸易构成的不必要障碍,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