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系统中常用的蓄电池种类很多,其中应用广泛的主要有普通铅酸蓄电池、碱性镍铬蓄电池和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三种。普通铅酸蓄电池因对环境污染较大且要求有一定的维护,主要用在一些有维护能力的低档场合使用。碱性镍铬蓄电池的待点是有较好的低温、过充及过放性能,但缺点是价格较髙,一般用于较为特殊的场合。国内现阶段使用多的蓄电池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它的免维护特性使得其维护保养简单方便、性能可靠,同时对环境污染较少,很适合用于对性能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如无人值守的工作站等场合。
优点 1)运行可靠:即使在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也可正常供电。 [4] 2)寿命长:晶体硅组件寿命通常在25年以上,非晶硅组件寿命通常在20年以上。 [4] 3)维护费用低:建成后只需少量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相比较而言,常规发电站维护费用很大。 [4] 4)天然能源: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无需能源费用。 [4] 5)无噪声污染:整个系统无机械运动部件,不产生噪声。 [4] 6)模块化:根据需要选择系统容量,安装灵活、方便,扩容很简便。 [4] 7)安全:系统内无易燃物品,安全性能高。 [4] 8)自主供电:可离网运行,立供电,可不受公用电网的影响。 [4] 9)分布式发电:可建设分散的光伏电站,减少对公用电网的影响及危害。 [4] 10)高海拔性:在海拔高、日照强的地区,更能增加系统的输出功率。(相比光伏发电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低,柴油发电机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少。)
光伏组件在与建筑相结合应用时,还应考虑两个重要因素:1)为光伏组件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尽量保持光伏组件周围的环境温度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就要求光伏组件周围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因此在光伏组件的设计和安装时,可考虑采用架空形式、双层通风屋面或双层玻璃幕墙形式等;2)光伏组件的寿命通常是15~25年,而建筑围护结构的寿命通常是50年,在设计时,考虑光伏组件失效后的拆卸和更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