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字画霉变虫蛀,可进行消毒。一种方法是用、进行熏蒸,另一种是将防霉变的纸夹在书画中,效果也很好。
字画的画面如出现蛀孔、裂缝或残缺,可进行嵌补。方法是将一张与旧字画的质地、颜色相近的修复纸粘在要嵌补处,接口要均匀,晾干后用卵石反复平整,以不露修补痕迹。如果修复纸与原字画的纸色仍有反差,可用茶叶水或颜料润涂,力求色调和谐。后用相同的笔墨、手法将画面的缺笔接上补全。
若干件书画作品常常使用同一印或几印,不会每件作品都新刻一印,所以从印章的真伪来鉴别书画的真伪,尤其是通过对数件作品印章的比较来鉴别,是有相当根据的。材质对书画的鉴定也是其重要的,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材质上作书画,会有不同的效果。尤其在国画和油画等大相径庭的画种中表现,即便在同一画种内部,材质引起的差别也不小,而这种差别与作家的喜好以及当时可取的便利条件有关。当然除了这些以外,题跋、鉴藏印以及著录也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玩,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茶余饭后,闲暇时节,或自一人,或邀上三两知己,细细把玩品评,便可使人恍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于岁月长河中。
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中国字画与西画相比还有自己特的特征,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类、构图、用笔、用墨、上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字画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用笔就是画笔工整细腻,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澈如微,用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 工笔” 。“ 写意” 相对工笔来说,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要能够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进行了综合地运用。
中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字画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 ,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字画的演变规律,所以,便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作字画鉴定。
书法鉴定的方法与技巧归纳起来有:
1、了解每位代表书家的书风特征,用笔习惯,个性特点以及师承渊源。 2、了解各地区,各书家的作伪方法和形式。 3、鉴定者自己临习书法,了解书法的一般技法与审美特质。
中国古代书画自出现交易、进入流通后,就成为一种商品,具有观赏、交换、增值等多种价值。但是,由于古代封建社会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人们商品意识普遍淡薄,所以书画的交易规模相对狭窄,交易活动也不够规范。其主要是达官贵人和士人文化生活的一种补充形式。随着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书画鉴赏及流通才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书法作品鉴定技巧:
1、在欣赏幅书法的时候,先要对全局进行详细的观察,对作者的,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注意用笔,字,章法,墨的韵味等细节部是否章法和意境,让人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看完细节部分后,再看全局,作出比较。
2、把不动的画面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一幅书法作品是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感觉作者的创作过程,根椐每一个字到整幅书法的笔画,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顺序,力度,感受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3、正确感受书法作品意境,像颜真卿,从字里可以感受字里行间的大将风范。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5、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
6、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7、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