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制动器是执行机构,其驱动和调节则由单的液压站完成。
使用环境:工作环境温度不大于 40 ℃;避免在锈蚀金属的气体及尘埃的环境中;无滴水、漏水的环境。
盘形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盘形制动器的结构由调整螺母;2—活塞;3—缸体;4—基架;5—碟形弹簧;6—闸盘;7—闸瓦;8—制动盘(绞车)组成,其中液压组件可单整体拆下并更换。
盘形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盘形制动器工作原理是通过碟形弹簧制动(抱紧),通过液压压缩弹簧松开制动(松开),制动器为常闭状态,闸盘都是成对使用。
盘形制动闸的优点:
1、多幅制动闸同时作用、制动的可靠性高
2、用电液调压装置来调节制动力矩,操作方便可调性好
3、可实现二级制动、惯性小、动作快、适应性强、重量轻、外形尺寸小
制动器制动与松闸过程中正压力的变化过程不同。而制动器松闸时综合阻力与蝶型弹簧保持一致方向力,导致盘形制动器作用在制动盘的正压力不同。盘形制动器的运作原理是油压松闸,弹簧力制动当液压油进入油管时,蝶形弹簧组被压缩,随着油压的升高,碟形弹簧组被压缩并储存弹簧力越来越大,闸瓦离开闸盘的间隙随之增大,此时盘型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调整闸瓦间隙为1mm:当油压降低时,弹簧力也随之释放,推动带筒体的衬板连同闸瓦,使闸瓦向制动盘方向移动。
当闸瓦间隙为零后,弹簧力作用在闸盘上产生正压力,油压减小,正压力则增大,当油压P=0时,此时在正压力的作用下,闸瓦与闸盘之间产生摩擦力大:当PPmax时,所有制动闸全部打开,正压力为零。
盘式制动器是靠碟形弹簧产生制动力,用油压解除制动,制动力沿轴向作用的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和液压站、管路系统配套组成一套完整的制动系统。适用于码头缆车、矿井提升机及其它提升设备,作工作制动和平安制动之用。其制动力大小、使用维护、制动力调整对整个提升系统平安运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安装、使用单位予以重视,确保运行平安。
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特点:
1、制动力矩具有良好的可调性;
2、惯性小,动作快;
3、可靠性高;
4、通用性好,盘式制动器有很多零件是通用的,并且不同的矿井提升机可配不同数量一样
型号的盘式制动器;
5、构造简单、维修调整方便。
盘式制动器安装闸瓦时候的注意事项:
贴磨各闸瓦,使接触面积应到达闸瓦全面积的60%以上,其贴磨方法如下:
a)、贴磨前,先制动盘干净。
b)、预测贴闸皮时油压值。
c)、预测各闸瓦(制动块)厚度。为闸瓦接触面积以减少贴磨时间,并闸瓦与制动油缸中心线安装后垂直,可先将闸瓦取下,以闸瓦与滑套贴合面为基准刨削闸瓦,直到刨平,再装配到制动器上。
d)、起动主电机进展贴磨闸瓦运转(不得挂钢丝绳和提升容器),贴磨正压力一般不宜过大,略比贴闸皮的油压低0.2-0.4Pa。贴磨闸瓦应在低速下进展。贴磨时应随时注意制动盘温度不得超过80℃(用点温计测量),以免损伤制动盘外表粗糙度。超温时应停顿贴磨,待冷却后再运转。依次断续运转,直到闸瓦接触面积到达要求为止。
为了防止贴磨闸瓦时制动盘磨出沟纹或拉伤,在贴磨过程中还应随时注意观察制动盘的外表情况,如发现制动盘外表出现拉伤或沟纹时停磨闸瓦,用油石或细锉去除。并相应将闸瓦取下检查,如发现金属粒子或碎片嵌入闸瓦内时,应消除干净后再贴磨闸瓦。
4.5.1、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a)闸瓦不得沾油,使用中闸盘不得有油,以免降低闸瓦的摩擦系数影响制动力。
b)在正常使用中应经常检查闸瓦间隙,如闸瓦间隙超过2mm时应及时调整,以免影响制动力。
c)在作重物下放使用的矿井,不能全靠机械制动,这样会使闸盘发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会影响制动力矩、造成重大事故,应采用动力制动等。
d)更换闸瓦时应注意将闸瓦压紧,尺寸不符合时应修配。
e)在提升机正常运转时,若发现制动器液压缸漏油应及时更换密封圈。
f)修理制动盘时应将容器搁在井底或井口的罐坐上(空容器),或将两容器提升到中间平衡状态进行检修。检修时要有一、二副制动器处理制动状态。
g)闸盘粗糙度不够和闸盘端面偏摆量大都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重车闸盘。
h)单绳提升机由于主轴承轴瓦磨损引起闸盘轴向窜量大,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修主轴承轴瓦。
i)提升机在正常运行中发现松闸慢时应用放气阀放气。
j)每年或经5×105次制动作用后,应检查蝶形弹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