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用于测量和保护回路,其精度和变比要根据测量和保护的要求进行选择。避雷器则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损害,选型时要考虑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持续运行电压、通流容量等参数,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限制过电压幅值。
、输电线路设计技术
(一)路径选择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是输电线路设计的首要环节,它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经济、合理建设与运行。要考虑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尽量避开高山、深谷、河流、沼泽等复杂地形,减少线路建设的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同时,要避开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如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区域,降低线路运行的安全风险。
从经济角度考虑,路径选择要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杆塔数量和导线材料消耗,降低线路建设成本和运行损耗。同时,要考虑线路的维护和检修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的路径,便于后期的运维工作。
(二)杆塔设计
杆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结构,其设计要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导线型号、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以及线路档距等因素确定。杆塔类型主要分为自立式杆塔和拉线杆塔两大类。
防雷与接地设计
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设计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防雷设计主要包括避雷线的设置、杆塔接地电阻的控制以及避雷器的应用等。
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的道防线,其设置方式要根据线路电压等级、地形地貌以及雷电活动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电压等级越高的输电线路,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以提高避雷线的防雷效果。在一些雷电活动特别强烈的地区,可采用双避雷线或多避雷线的设置方式。
配电系统设计技术
(一)配电网络规划
配电网络规划要依据电力负荷分布情况、城市规划布局以及供电可靠性要求等因素进行。要确定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序列,一般城市配电网络采用 10kV 或 20kV 作为中压配电电压,低压配电电压为 380V/220V。
根据负荷密度和供电半径,划分配电网络的供电区域,规划配电线路的走向和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在负荷密集区,可采用多回配电线路供电或建设开闭所,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可采用放射式、树干式、环网式或混合式等。放射式结构简单、投资少,但可靠性相对较低;树干式结构灵活性较差;环网式结构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当线路故障时能够实现负荷的快速转移,但投资较高。在实际规划中,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负荷特点和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断路器和熔断器是配电系统中的保护设备,用于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断路器的选型要根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开断能力以及操作机构类型等确定;熔断器则要根据额定电流和熔断特性进行选择,确保在故障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能够迅速熔断,切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