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的产品,劣质产品经不起市场推敲,早晚会被消费者抛弃。”身为的酿酒大师张方利将产品品质视为企业立身之本。“在产品端,打造酒庄酒的差异化方式。在葡萄酒中,酒庄酒的特点是和性,这同样适用于酱香型白酒。酱香工艺需要三年以上的老酒勾调才可保障基本品质,在仁怀有少部分企业使用五年的老酒,我们则选用七年以上的老酒勾调酒庄酒,并且产品可以溯源。”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张方利通过产研结合探索白酒的微观世界,利用科技推动产品品质创新。
据了解,贵州黔酒股份与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等研究机构长期保持交流合作。对于酿酒生态,他产生更高程度的认知“微生物菌群对于酱香酒品质起着重要作用,仁怀的微生物菌群正在遭遇外来菌种的吞噬,生态变化将会影响酒的品质,这正在引起行业的重视。
如何实现产销平衡是酒企的普遍难题,张方利认为营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把客户定位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时间是酱酒的朋友也是酱酒的敌人,因其需要常年的生产复杂工艺,已被贴上价格昂贵的标签。“酱香型白酒的腰部市场空间是我们的发力点,通过中位价格为客户提供酒庄酒,以此维护长期客户群体。”
“在推广宣传上,酒庄酒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将旅游与酒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促进酒庄文化推广和酒庄酒品牌传播,也能促进酒庄自身经济发展。”张方利认为只有与消费者深度互动,才能让消费者深刻的感受到酒庄酒特色,而酒庄应具有更深层次内在价值,如何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就需要因地制宜的深度发掘传统文化。
探访黔酒股份的过程是一场文化之旅, 多元文化建设精彩纷呈,包括“黔酒文化博物馆”, “黔酒茅村民俗馆”,“八大民主党派同心馆”等。在琳琅满目的“黔酒文化博物馆”,张方利给糖酒快讯团队普及了一堂“黔酒文化课”,他通过对饮酒轶事,贵州名酒、酿酒大师、黔酒学说以及酿造工艺等细致讲解,对黔酒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多维度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