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识别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理解与认识创新、创新能力的内涵。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所需的一个重要能力,是衡量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基本标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更新的突飞猛进、人需求变化的加快,如果企业失去了创新能力就会走向消亡。托书《追求》的作者马斯·彼得斯在书中写到:“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海尔集团董事局、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
如何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以操作、实践活动等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孩子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非常直接的表现形式,早期教育时可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而好奇心才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所以不要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把不能吃的东西放到嘴里的时候,不要训斥,扼杀,而是用点技巧给孩子讲明白,并且多多鼓励孩子的尝试,真正的可以理解“走百里路,读万卷书”的含意。多与小孩进行有效耐心的沟通,要善于发现小孩子的想法。
三、充分相信孩子,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对待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指导孩子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孩子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能力,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四、创建良好的氛围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创造性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自由。当一个人的心理得到安全时,他就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行为。因此,家长应鼓励那些用不平常方式理解事物的孩子,教育孩子勇于标新立异,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家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使孩子知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具备创新能力,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造就质的飞跃。学习中只要我们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就能达到一个新境界,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大家早日走上有效积累之路,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积累之路漫长,深圳自慧机帮您,花一分钱的整个家庭都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平板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