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病因不明。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原因。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
1.遗传基因:
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过滤性病毒:
过滤性病毒应该叫做滤过性病毒,过去人们用过滤的方法来查找致病因子,使用的是不能是有细胞结构滤过的滤过装置,但后来发现,滤过液中仍然有可以致病的物质,那就是病毒,他不具有细胞结构,而且体积非常小,所以可以滤过,因此人们称这种致病物质为滤过性病毒。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诊断是根据以下部分或全部行为症状:
缺乏实用非口语沟通能力,如眼神接触,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与别人互动
无法恰当的发展同龄关系
无法自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与成就(例如:虽然对某目标有兴趣但却不会主动指出来)
还有,会呈现固着性/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像是:
特别对一个/多个目标有固着性,而且超过常人在意的程度
无法弹性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改变
重复性的动作(例如:玩手、拍手/动手指,扭转身体或是特定姿势)
对于物体的某一部分会特别集中注意力
生活情境上的困难,比如:社交、学业或是工作,但是在语言发展上却无迟缓现象(例如:在两岁时使用单词,在三岁时使用短句等等)
在认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以及适应行为(如社交反应)并无明显落后,并且在孩提时代对于周围的环境有好奇心
但阿斯伯格症的显现症状,仍是多样性的。上述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过动、学习障碍或智能不足,因为社交技巧不好、判断力较差,所以,会常有在校园被欺负的事件发生。其实,阿斯伯格症的人多数为智商正常或以上的,只要得到适当的协助,加上环境的接纳、包容与了解,就能走出困境,释放他们的特质与潜力。
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在童年常常有社交隔离以及行为异常的症状。也就是说,即使一般认定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在智力上往往比自闭症的患者要高,两者皆有社交互动上的困难。
阿斯伯格症患者往往在双向沟通以及非语言沟通上有缺陷,即使他们说话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人们往往会因为他们说话时异于一般人的语调,以及重复性的发言而感到奇怪。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往往在发音以及大的肢体动作上显得笨拙,他们常有一个以上强迫性的嗜好,而对于合乎自身年龄的事物,反而不像同龄人这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