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艺术的重塑,是还原还是毁传统?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之一,“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关嫦娥的各种传说几千年以来始终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随着嫦娥绕月卫星的和2013蛇年春晚青年艺术家李玉刚演唱的《嫦娥》的走红,中国民间的“嫦娥热”一浪高过一浪,山东日照、河南新密、江西宜春、湖北咸宁、江苏扬州等地纷纷拿嫦娥做文章,大有欲与湖南岳阳争夺“嫦娥故里”之势,曾从“地名说”、“歌谣说”、“神话说”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证一度在全国各地“嫦娥之争”中占据舆论上风的湖南岳阳方面近日再有新动作,一尊16米高的嫦娥巨型雕塑日前在仓田村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内正式亮相,引发市民围观和网友热议,而该雕塑的设计理念却引发起不小争议。

  座落在文化历史名城岳阳仓田村的“嫦娥奔月”巨型雕塑以青年表演艺术家李玉刚脸部轮廓为原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艺术手法,考鉴“敦煌飞天”的人物动态,运用人物、月亮、纹等元素,历时两个多月而完成,该雕塑作品被指“大气灵动,富有想象空间”,而雕塑中嫦娥的面部表情却遭到湖南岳阳籍作家张一一的强烈质疑。张一一表示,“嫦娥奔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蒙以命相逼,娥迫以服药奔月”),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脍炙人口,而在雕塑“嫦娥奔月”中,表达的却是嫦娥对月亮的“思慕、膜拜、喜悦”,明显与神话故事的原义大相径庭背道而驰,是对我国上古神话的一种亵渎和曲解,“该雕塑的设计理念实在值得商榷”。对于张一一的质疑,该雕塑的设计者认为“新的时代应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应允许对神话故事和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新的解读,不应自我封闭食古不化”,而不少网友也表示,用喜剧的形式对嫦娥奔月的故事重新进行诠释是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外界不应对其进行过度的批评和指责。
欢迎前来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参观咨询 咨询电话 苏生 公司网站地址: 详情可咨询技术部门

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艺术的重塑,是还原还是毁传统?”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假山瀑布造景摩崖石刻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最新采购

深圳创意设计/公司>深圳园林设计>艺术的重塑,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