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元宝是清朝货币名,是宣统年间发行的宣统年号银圆。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式国币,原期辛亥十月发行。尚未发行,武昌事起,国体忽变。
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原期上海同期发行)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
式国币,原期辛亥十月发行。尚未发行,武昌事起,国体忽变。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原期上海同期发行)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
宁厂所铸浅版大清银币的版别(1911.5-1914.1)
1.普通版,第二个满文小飘向下粗出头。2.普通版,第二个满文(从左向右,满文宣统三年的统字)小飘为无。3.普通版,第二个满文小飘细而向横方向。4.普通版,第二个满文小飘细而向上。5.银字完全不向下出头。6.银字略有一点出头。7.银字完全不向下出头,下面一横特别斜。8.带点版点较远。9.带点版点较近。10.带点版火珠左边支较长11.带点版火珠左边支较短。12.带点版统字三点较斜。
鄂厂所铸深版大清银币的版别(1911.5-1911.9)
第二个满文小飘向下粗出头。2.第二个满文小飘向下细出头.3。第二个满文小飘粗向横方向.4。银字向下出头极微。5.银字向下出头极微斜而多。6。银字向下出头一班。7。汉文宣字点与横之间较近。8.汉文宣字点与横之间较远,9.宣字横折勾处较圆。10.宣字横折勾处较直。11。火珠左边支较长12.火珠左边支较短。13.龙尾处多一道尾。14.右边花有异。15.右边花支尖较长较尖。16.异边齿(像四川龙一样薄而密)
在收藏市场里面,钱币的收藏一直都是为大众熟知的,而且在民间的收藏热度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钱币中的古钱币,更是很多普通人都希望收藏的。元宝银元这类的,大家都是非常关注。在清朝的后期,中国开始发行了银元,尤其是在光绪年间,甲午战争之后,是大量发行了元宝银元。宣统年间,清为了统一发行,就对这种新品种进行了明确的标识,所以后市,对于清朝流传下来的银元,一般都会称为宣统元宝银元。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为五等: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
“光绪元宝”洋元出现不久,清朝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的争论,币制未能统一。多数造币厂铸造七钱二分银元,少数造币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了部分 “库平壹两” “光绪元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人认为,银两是祖宗成法,过去仿铸洋元,乃一时权宜之计,不可作为定制,并攻击“元单位”是“上损国体,下失民信,内便中饱,外长漏卮”。竭力主张以两为单位。以度支部尚书载泽和新官僚盛宣怀为首的元单位派则竭力主张:“不用两钱分厘名目,只须以枚计算,期与他国货币相通。为金本位之准备,不宜执行旧日成规。而银钱流转,以商家贸易、民间日用为大宗。国家税收特其一端,若概用一两币制,揆之国计民生程度未能尽合。且货币通弊,重则私熔,亦须预防。”并从分量、成色、币制搭配和市面流通四个方面分析“两单位”不及“元单位”。他们一方面顶住“上谕”,一方面采用迂回战术,继续大造舆论,主张继续铸行龙洋,并于1907年拟订“铸造新银币分量,成色章程”五条,开始在天津厂试铸重七钱二分的银元。
第二年底,清先后两次把银元单位问题征求全国二十四个督抚的意见。赞成“两”单位的十二人,“元”单位的九人,两、元并用的三人。度支部主张设立币制调查局来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不久慈禧、光绪病故,政局变动, “元”单位趁乱出了头。盛宣怀为载泽出谋:币制尚待调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无交易之物,可暂时先照早已通用的银元(即龙洋),成色分量不变。
联系我们
电话:
:
邮箱:952208819@
特别注明:本公司不上门 不收购
需要正规流程交易的方可联系
可免费咨询一切有价值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