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有哪些特征,品种繁多而且还难分辨,下面简单大概说下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
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还有就是到了田黄冻石那就不用说了少之又少,可以说是;田黄石中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价值连城)
说到这里大家会很关心田黄的价格,田黄价位真正被直线拉高的是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拍出的一方乾隆御用闲章,重123克,成交价格为790万港币,折合每克为6.4万元。2006年11月,同样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重200克、由清初寿山石雕刻鼻祖杨玉璇雕刻的田黄瑞狮镇纸,以人民币3932万元成交,加上佣金后,价格达到4167万元,折合每克价格为19万元,这是田黄石有史以来的高成交价。
2014年冬季艺术拍卖品会上,田黄石雕珍品成交率高。其中,高6.5厘米、重269克的田黄石双子弥勒摆件以977.5万元成交,创下了此次拍卖会单件成交纪录;115克的田黄石秋江泛舟图薄意随形章、73克的田黄石云纹薄意椭圆章、52克的田黄石罗汉薄意摆件,分别以195.5万元、184万元、110.4万元成交。去年福建东南秋拍时,一块重达390克的田黄摆件曾以3680万元成交,令人叹为观止。同等工艺水平、同等质地的田黄作品,当块头更大时,价格不仅是以克数来增加,单克价格也往往是以几倍递增。即便这样,越是的田黄人们竞拍的热情就越高。
田黄,是地球上的一朵奇葩,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的一种自我生长而成的天然宝石。田黄的形成是在泥土中吸附矿物质的精华并缓慢的结晶过程。田黄的本质是“泥'不是”石“。乾隆田黄三连章就是当年乾隆得到一枚真田黄后雕刻而成,并作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田黄是泥土的精华,而土地就代表天下,乾隆是真正懂田黄的人。真田黄的秘密从来秘而不宣,所以后来没有人能认知,更无任何资料可查了。真正的田黄是极其罕有和珍贵的,它的美丽程度足以令人震撼,在世界宝石库中的崇高至上,是世界上具魅力的宝石。
行家梁先生表示,去年几家大拍卖行相继推出寿山石专场,其中田黄的表现尤其抢眼。去年底,西泠拍卖 “印石三宝”专场上拍田黄石35件,成交33件,总成交额3268.3万元。一枚重34.5g的林清卿作田黄石云纹薄意扁方章以517.5万元成交,以每克15万元刷新了田黄单克成交纪录。寿山石市场白皮书显示,去年有3件寿山石成交过千万元,44件过百万元。而田黄石总共上拍336件,成交248件,总成交额达到2.263亿元,与2012年同比上涨了41.44%。
近期田黄拍卖成交记录:
赤壁夜游寿山田黄石摆件 2012.5万 2011-11-13
明末清初-王定雕田黄石博 1150万 2011-12-30
林寿煁作田黄石香山九老薄 1035万 2012-07-07
田黄石九螭献宝章 1035万 2012-10-28
郭懋介作田黄石山居即景 3680万 2013-10-27
林飞作田黄石双子弥勒摆 977.5万 2014-05-24
国际大型春拍秋拍
送展览,送拍卖,征集详情 请咨询;钟总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