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鉴定的分类有:
1、笔迹检验——对笔迹进行比对检验,确定检材和样本笔迹是否同一人所为;
2、印刷文件检验——检验印刷品是何种方法印制,判断印刷品的来源;
3、印章印文检验——对印章印文的真伪性进行检验;
4、伪造文件检验——判明文件是否伪造、何种方法伪造;
5、文件辨识——指消退、擦刮涂改、老化腿色、压印痕迹等不易见文件的识别;
6、有价票证检验——对货币、支票、股票、发票、邮票、车票、机票及 各种银行票据的真伪性进行检验;
7、文件物质材料检验——对文件纸张、墨水油墨、黏合剂的成分进行检验;
8、文件形成时间——对文字的书写时间进行检验(包括相对形成时间和形成时间);
9、证件检验——对各种身份、学历证件进行检验(包括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工作证、资格证、结婚证等证件)。
篡改文件鉴定又称变造文件鉴定,篡改的定义通常解释为在真实文件的基础上,采用涂改、添改、挖补、拼凑、移植、刮擦等方式,改变、歪曲文件真实内容、形态的行为。篡改文件鉴定就是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的技术。篡改文件鉴定的任务是对可疑文书物证是否被篡改、变造作出科学判断,进而为判断文书物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提供客观依据。
以下是进行污损文件鉴定的一般步骤:
1. 视觉检查:对文件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污损或损坏,例如折痕、水渍、污渍、撕裂等。
2. 物理检查:对文件进行物理检查,包括触摸、闻味等,以确定是否有异常。
3. 使用特殊工具和技术:如果污损或损坏不明显,可以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检查,例如显微镜、紫外线灯、化学试剂等,以便更好地观察和鉴定。
4. 比对参考样本:将受污损的文件与未受污损的文件进行比对,以确定污损的程度和类型。
5. 分析污损原因:根据污损的性质和情况,结合文件的使用环境和历史,分析可能的污损原因,例如自然老化、水潮湿、火灾、化学腐蚀等。
6. 提供鉴定报告:后,根据鉴定结果,提供详细的鉴定报告,包括污损的程度、原因以及可能的修复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