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
喜光,幼年稍耐庇荫。适应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2℃。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酸性土如红壤、红黄壤、黄壤上均可生长,但以在肥厚、湿润、疏松的沙壤土生长良好。
一年生苗高30-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宜选土壤比较深厚的山坡中部以下地带。木荷易天然下种更新。萌芽力强,也可萌芽更新。
养护管理
主要注意苗木根部,常有蛴螬危害,注意防治。其它管理都很粗放,不作详述。
加强肥水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幼苗生长初期,注意保持苗圃地湿润。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并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施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化肥。幼苗期(4月中-6月底)以氮肥为主,少量多次;速生期(7月初-9月初)以氮、磷肥为主,约15天施一次;木质化期(9月中-10月底)以磷、钾肥为主,约20天施一次。
药用
木荷叶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叶。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疗疮。主臁疮;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木荷根皮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皮。
别名:木艾树、何树、柯树、木和、回树、木荷柴、横柴。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攻毒,消肿。主疔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注意】本品因有大毒不可内服。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茎皮、根皮有毒。浙江民间曾用茎皮与草乌共煮,熬汁涂抹箭头,猎杀老虎等野兽。生长在本植物上的木耳亦有毒性。人接触其茎皮后可产生红肿、发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