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和经书的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舍利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因塔内存放舍利子而得名,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看到舍利即像看到佛菩萨,顶礼参拜,诚心供养。
不论是哪一种佛塔,原则上都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份所构成,塔有高有低,每一座塔的形成,都能摆放长久时间不损坏。现在社会中对寺院佛塔的保护是越来越好,使我国石雕佛塔能更好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信仰和传承。
我们所看到的常见舍利塔的造型自上而下大概就是塔座,十三阶梯、塔瓶、塔颈、宝盖和刹顶。塔刹是塔身上部的塔顶部分,刹是梵文的音译,它含有土田、国土、佛国的意思,所以佛教的寺院也称作刹。将塔顶部分命名为“刹”,则似乎带有佛教世界的象征意义。一般造型规范的塔刹本身也是一座小覆钵塔的形制,也可以分为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刹座一般由基座和仰覆莲组成;刹身则由刹杆、相轮和伞盖等组成,刹座的上面树立着刹杆,而刹杆之上又套贯着相轮。
石塔的建造也反映了佛教信徒对佛陀的崇敬和敬意。佛陀在世时,他的遗物被崇拜和尊重,舍利子被认为是珍贵的圣物。建造石塔是一种对佛陀的敬仰,也是一种致敬和纪念的方式。佛教徒相信,通过建造塔庙,能够感受到佛陀的存在,并获得一些他们所尊敬的佛陀力量的加持。
舍利塔在我国的佛教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什么形式和外表,一般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繁琐的图案,因为仅仅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就可以让人们在观望的时候,从内而外感受到一种安宁、宁静的感觉。
了解过舍利塔的都知道舍利是佛陀坐化之物,石雕舍利塔自然也就象征着佛陀本身。所以石雕舍利塔的出现就好像是佛陀的出现。舍利塔是佛陀坐化后出现的,自然也就延续了佛陀的意愿。因为将舍利塔看作是佛陀本身,因此石雕舍利塔的存在也就让人们认为是有着美好寓意存在的一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