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方管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机率也不大
随着下半年的到来,各项宏观调控多会受到寒冷淡季影响,并且支撑,近期镀锌方管厂多会加紧生产,市场投放量将保持在高位,加上镀锌方管需求方面短时间内无明显释放,但是长期来看需求方面尚有支撑。在市场大幅起落的影响下,国内虽价格总体窄幅上涨,但先扬后抑,成交也比较低迷。铁矿石市场在震荡中略有上行,但空间有限。
笔者认为,目前镀锌方管市场紧缺加上库存较低,短期内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另一方面,目前价位过高,市场急于期盼价格能有规模性的调整,因此镀锌方管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机率也不大。市场的乏力势必会影响价格之前的涨势,导致商家的观望犹豫的情绪比较严重。加之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对下游用镀锌方管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以及前段时间价格持续拉涨,导致成交受阻。
镀锌方管传统的钢厂代理制的逐步消亡。据悉,因为淡季特征明显,用钢需求持续萎缩,12月份国内钢价总体以跌为主,延续了低位震荡走势。另外,融资问题事件频发、资金面趋紧、钢厂库存积压、淡季需求不佳等因素对钢市信心形成较大压力。
当前钢价已跌至历史低点,随着钢价持续回落,镀锌方管市场信心也已到了跌无可跌之处,且进入12月份后资金压力将有所缓解。钢价在经过6月份的震荡整理后,底部调整已经到位,预计12月份国内钢价将企稳并小幅反弹,“不过,钢铁产量继续高位运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行业资金问题仍在发酵等因素,依然将对65锰钢板厂走势形成抑制作用,预计钢价反弹高度有限”。显示需求偏弱,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
镀锌方管库存始终低于去年同期,当前库存水平已处于1400万吨以下正常水平,并且从时间上来看相对有所提前。说明实际需求消化尚可,并不像外界反馈的那么差。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业务持续,12月份国内钢材出口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的807万吨,有效的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的供应压力。另一个方面则是下游需求启动较早,一系列大型项目通过40cr钢板厂家直供实现供货,因此造成流通市场走货较弱的假象。第三则是钢材库存压力向钢厂转移,商家为降价风险,多以轻库存操作为主,不愿过多的订货,因此今年以来,钢厂内部库存相对去年同期,但仍在正常水平之内。总体而言,镀锌方管下游钢材需求尚可。
镀锌方管是一种具以热轧或冷轧镀锌带钢或镀锌卷板为坯料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制成的方形截面形状尺寸的空心方形的截面型钢钢管,或将事先做好的冷弯空心型钢管再经热浸镀锌加工而成的镀锌方矩管。
热镀锌方管:是在使用钢板或者是钢带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方管,并在这种方管的基础上将方管置于热镀锌池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又形成的一种方管。热镀锌方管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且生产效率是很高的,品种规格也多,这种方管所需要的设备和资金很少,适合小型镀锌方管厂家的生产。但是从强度上来说这种钢管的强度是远远低于无缝方管的。
根据CCI动力煤价格指数,在2019年年底国内动力煤价格非理性上涨的时候,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开始扩大;春节前夕,国内动力煤价格高位回落,内外价差收窄;春节之后,海外动力煤价格跟随下跌,目前进口煤相比内贸煤的价格优势再一次扩大。加上进口煤通关效率提高,所以我们预计3月份进口动力煤数量将继续增加。
近日有传言称,从今年3月24日开始,二类口岸将再次禁止进口煤炭。这是2019年已经实施过的限制措施,相当于保供任务结束之后,针对进口煤的限制措施恢复常态。消息尚未得到证实,根据去年的情况,如果确定全面禁止,可能每月会影响2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不过,由于已有前车之鉴,我们认为该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力度不会很大。
方管性能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针。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疲劳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针。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冲击韧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基本的强度指针。
C下游电煤库存快速增加
在供给端——煤矿生产和煤炭进口积极增量的同时,动力煤需求开始逐步从消费旺季向消费淡季过渡,双重改变之下,动力煤市场供需格局加速扭转,港口及下游电厂煤炭库存得到修复,市场看空情绪增强,共同促使动力煤价格大幅走低。
春节以来,铁路总公司积极配合保供应政策,大秦线等主要运煤通道维持较高装运水平,确保产地煤炭至港口的周转顺畅,使得港口煤炭库存恢复上涨。截至3月23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增至662万吨,曹妃甸港煤炭库存增至337万吨,黄骅港煤炭库存增至238.5万吨。
下游电厂煤炭库存增加幅度更大。春节期间,对于沿海地区主要电厂来说,不论是实际的电煤库存数量,还是存煤可用天数,增加。尤其是沿海电厂的日耗回落至50万吨/天以下,带来了存煤可用天数的快速攀升。春节假期结束之后,沿海电厂累库速度进一步加快,2月底沿海电厂合计煤炭库存已经增至7万吨,为近年来高位。
3月中下旬,配合沿海市场煤炭运价的走高,沿海电厂合计煤炭库存再度创出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至1463.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稳定在22天左右。这样高的库存水平给予电厂议价的底气,很快市场煤价格跌到比长协煤更便宜的价位。
3月初,大型煤炭企业5500大卡动力煤的月度长协价较月下跌18元/吨至677元/吨,年度长协价较月下跌2元/吨至5元/吨,当时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的市场价报684元/吨。然而,截至3月23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的市场价已经跌至627元/吨。新消息称,神华集团通知客户,3月15日前离泊的动力煤参照1—15日CCI均价661元/吨结算,后半月部分参照16—31日CCI均值结算,这相当于下调了3月份长协动力煤的综合结算价格。
尽管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但是下游电厂已经完成补库过程,短期内继续采购的积极性将显著下降。终端需求的下降,很快自下而上传导至产地坑口,煤矿销售出现不畅,坑口拉煤车辆减少,部分煤矿库存有积累迹象,后续有继续降价的计划。
季节性规律显示,由于冬季消费高峰结束,且水力发电量逐渐增加,接下来的4—6月,沿海电厂日耗一般持稳或下降。所以,后续下游电厂也难以出现新的补库需求,直到夏季煤炭消费高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