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宣德炉鉴定,宣德炉拍卖价格。宣德炉估价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宣德炉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也是个谜。似乎越搞不清楚的东西越容易引起争论,越争论也就越是个谜。困扰大家的既不是宣德炉怎么鉴定,也不是有多少样式和款识,而是到底有没有宣德炉。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史料和实物的脉络,探寻一下宣德炉的踪影。


明代吕震编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书中说,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朱瞻基接受泰国王刺迦霭进贡的数万斤精炼铜,俗称“风磨铜”。宣宗为改善郊坛、太庙以及内廷陈设的鼎彝祭器,于三月初下旨工部和礼部官员铸造鼎彝。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尊旨从《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收录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及内府密藏的宋代汝官哥钧定诸窑名瓷中,选取样式典雅的117种为摹本,铸造供祭祀用礼器和陈设器。宣宗在看过臣僚呈递的所有图样和样品后谕旨,使用暹罗国晋献的风磨铜铸造宗庙祭祀所用鼎彝和内府日常炉具。所用的铜料都经过6次甚至12次提炼,共铸有3000多座。史称为宣德炉。就是这样两本内容的书,后来被一部分人疑为明末文人臆造的伪书,宣德炉则成为他们认定的弥天世纪大谎。

那么吕震何许人也?

《明史》有关章节记载得很清楚。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明朝大臣,官至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不错,确实是礼部尚书。再查:吕震洪武十九年以乡举入太学。时命太学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贡赋。震承檄之两浙,还奏称旨,擢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入为户部主事,迁北平按察司佥事。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永乐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皇太子监国,震婿主事张鹤朝参失仪,太子以震故宥之。帝闻之怒,下震及蹇义于锦衣卫狱。已,复职。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师,寻进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宣德元年四月卒。

“宣德元年四月卒”,那么宣德三年吕震奉旨铸炉又著书的记载就很荒唐了,起码说明当时即便有其事,也和吕震搭不上关系。但仅凭此一点,将《宣德鼎彝谱》和《宣德彝器图谱》疑为伪书,进而将宣德炉也全盘否掉,似乎也有些武断。





关于铸造用料

一、风磨铜与精铜

在《宣炉彝器图谱》的记录中,其出现次数多的自然是“风磨铜”。另外“洋铜”“精铜” 两种材质的铜在炉谱(二十卷谱)中写得也十分清楚。每一座炉谱旁都标有“用八炼精铜” “用十炼精铜”“用十二炼精铜”铸成,或“用六炼洋铜”“用八炼洋铜”“用十炼洋铜”“用十二炼洋铜”铸成等字样。这样看好像就出现了三种材质的铜。根据中国冶铜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当时只有青铜和红铜(纯铜)两种。考古发现证实,明代嘉靖年间才开始大批冶炼黄铜(制造铜钱)。黄铜之所以在中原地区出现较晚,是因为形成黄铜合金需要锌,而锌是很难单提炼的。此前中国历史上在平原地区也偶尔出现过黄铜制品,但那是得益于铜锌共生矿,而非有意识地对锌的单提炼。“风磨铜”其实就是一种黄铜,是一种黄澄澄的铜锌合金。毫无疑问,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宣德皇帝龙心大悦。但是“风磨铜”含锌量也许不够,色泽也未必够灿烂,所以铸造“宣德炉”时又往里加入倭铅(锌)、黄金和白银,这才产生出了黄金般澄亮光辉的铜锌金银合金,也即“精铜”。

关于铸造宣德炉时在铜料里添加金银,不只是《宣德鼎彝谱》里有记载。青海瞿昙寺有一对宣德皇帝赏赐的铜钹(现藏青海省博物馆),高10厘米,直径43.2厘米。黄铜合金,体量较大,形制规整。两只顶部均刻有双龙戏珠纹及“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铭文。铸造工艺,音响效果。从使用功用上看,铜钹用料属于响铜系列,而响铜的历史始自青铜时代。以这对铜钹来看,至少在宣德五年,响铜材质已转变为黄铜合金。并与《宣德彝器图谱》中记载的,宣德三年所铸铜炉用料加入金、银等相吻合。

二、洋铜

至于“洋铜”,多半指的是当时流行的日本红铜(出山铜)。根据《宣炉彝器图谱》(二十卷谱)所述,供炉及大型炉用“洋铜”铸的多,而小型的珍玩炉则用“精铜”铸的多。同样还是以宣德皇帝馈赠给瞿坛寺的一件双耳活环鎏金铜瓶为例,高79.2厘米,口径28.6厘米,腹径46.1厘米。红铜鎏金,器形硕大,造型规正,鎏金厚实且成色高,束颈,重腹,圈足,颈部双耳云形,联套活环。直口处阳铸“大明宣德年施”款。据《青海方志资料类编》记载:“宣德二年(1427年)二月内,钦建隆国殿,赐予宝器极多。……瓶、炉、香案,皆宣德佳制也。”此为其中一件。制作工艺精良,汉铭文书体,显示出铸造的雍容华贵之态,为研究明宣德时期的铸造工艺和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充满了浓郁的青铜器元素,如口部造型来源于战国早期的扁壶,双耳套环、内收的高圈足及肩部凸起的火纹又与西周早期的罍几无二致。虽然该器成型略早于宣德炉的铸造时间,但其所用材质和铸器风格,与一年后用“洋铜”铸造的宣德炉可谓一脉相承。

名称之辩

有关宣德炉的争论可谓贯穿古今,似乎一直存在。比如有人认为真正在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极为,即便在当时也十分珍贵。大部分带“宣德”款的铜炉都是后期仿造的,从明中叶到近现代,仿制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还有人认为从未有过什么宣德年间所造的香炉,所谓“宣德炉”只能称为具有“宣德”款识的铜炉,或者泛指和“宣德”款炉形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他款的铜炉。

其实“宣德炉”是一种泛称比较合适,它并不仅指宣德年间所造香炉,也泛指与之形制相近的铜炉。这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景泰蓝”,并不是专指明代景泰年间制作的珐琅器,而是对一种特有工艺器物的泛称。据记载,宣德三年铸铜炉,合计数千余件。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以至现在宣德炉随处可见,而真正流传有序的又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

样式

据流传至今的零星记载,当年宣德朝的臣工们共据古代名器为宣德炉绘制了117种图谱,主要包括鼎、彝、炉等,而且各器的细微之处多种多样,如耳就有冲耳、环耳等50余种,边有20多种,口有十几种,足有40多种。清宫旧藏宣德炉式样也很繁杂,虽经尽力归纳也多达数十种,但不出炉、彝器及杂式三大类。每一类和其下每一式器物名称的订定,考虑以器形来划分,同时参照原有名称,如青铜器造型中的鼎式、簋式等。其次从《宣德鼎彝谱》等古籍所录名称,如冲耳乳足炉、桥耳乳足炉等。其他数量比例较小或无法归类的各式,则一律列为杂式,如钵盂式、盘式等。具体见下列:

一、 炉类

炉类多仿瓷器造型,其下可分为11大式、21小式。

1、 冲耳炉:冲耳乳足炉(图二)、冲耳三棱足炉。

2、 朝冠耳炉:朝冠耳乳足炉、朝冠耳兽蹄足炉(图三)。

3、 桥耳炉:桥耳乳足炉、桥耳低脚炉(图四)、桥耳锥足炉。

4、 蚰龙耳炉:蚰龙耳乳足炉、蚰龙耳圈足炉(图五)。

5、 戟耳炉:戟耳圈足炉(图六)、戟耳乳足炉、戟耳委角长方炉。

6、 鱼耳炉:鱼耳圈足炉。

7、 象耳炉:象耳圈足炉、象耳象足炉。

8、 狮耳炉:狮耳圈足炉(图七)。

9、 无耳炉:无耳乳足炉、无耳蹄足炉、无耳柱足炉。

10、 兽耳衔环炉:兽耳衔环低脚炉、兽耳衔环平底炉。

11、 盖炉:盖炉可以是很多种器形,方炉、圆炉、椭圆炉、鼎式炉、海棠式炉等等都有出现,完全视当时铸造时的设计而定,随机性很大。因其配套完整,故单列一类。有些炉原本配有盖,后来散失了,这种情况虽有不少,但不在此列。(图八)

二、 彝器类

彝器类多仿青铜器造型,其下可分为8大式15小式。

1、 鼎式:三象鼎式、狮耳鼎式、绳耳四足鼎式、冲耳鼎式(图九)。

2、 鬲鼎式:绳耳鬲鼎式、鬲鼎蹄足式。

3、 鬲式炉:无耳袋足鬲式。

4、 簋式:狮耳圈足簋式、蚰龙耳圈足簋式。

5、 尊式炉:嵌银丝蕉叶兽面纹尊(图十)、石榴式尊、螭耳兽足尊。

6、 罐式:夔龙耳圈足罐(图十一)。

7、 瓶式:三羊圈足瓶。

8、 壶式:兽耳衔环圈足壶。

9、 觚式:四瓣花觚式(图十二)。

三、 杂式

器形很多,不一而足。下列7式仅为常见造型。

1、钵盂式。

2、斗式。

3、海棠式炉。

4、台几式(图十三)。

5、鼓式。

6、桶式。

7、盘式。


款识

款识方面也不单一,目前流传的宣德款有“宣”字款、“宣德”款、“宣德年制”款、“大明宣德年制”款四种。其他常见的或不常见的如斋堂款、私人名款,多得数不胜数,有人总结达116种之多。但是就清宫旧藏器来看,远没有那么复杂,大致归纳如下:

一、 内容分类

国朝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人名款如“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斋堂款如“玉堂清玩”等。具体见表格。

国朝年号款

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造、宣德年制、宣德、宣、正德年制、大明崇祯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

人名款

大明宣德五年吴邦佐造、大明宣德五年臣吴邦佐监制、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官臣吴邦佐监造、大明宣德年制/工部援外臣李澄德监造、宋君尊永宝用、八格仿宣

斋堂款

群鹿草堂、琴书侣、玉堂清玩

其他

内坛郊社、浴日腾辉、兴翁清玩

无款

总结
宣德炉就算真的存在流传至今的也是凤毛麟角,现世常见多是后期仿制。
能得到一个明清仿制的宣德炉已属不易,真正的宣德年的更是可遇不可求。
历年来明清仿制宣德炉在拍卖会上同样大放异彩。
如果您手里有类似藏品可以联系我
沈阳宣德炉鉴定,宣德炉拍卖信息咨询

辽宁匡骐艺术品公司为你提供的“宣德炉鉴定,宣德炉拍卖价格。宣德炉估价”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宣德炉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沈阳家具装饰回收>沈阳古玩古董回收>宣德炉鉴定,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