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的波波,奈雪的水晶、奶冻,蜜雪冰城的柚子茶冻,古茗的玫瑰冻、魔芋,1点点的咖啡冻,有茶的柠檬冻、魔芋;瑞幸的寒天、连咖啡的慕斯奶冻、太平洋咖啡的晶球……今年,各品牌都在推出专属小料。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朋友圈发:“万物皆可波波冰”,这句话还上了微博热搜。年初,奈雪的茶研发负责人在走访市场时,就察觉出这一信号:小料会是个新的增长和创新点。同时,品牌对小料的需求也刺激到供应链厂家。
小料的增长,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
1.种类增多。除了传统的珍珠、燕麦,既有波波、寒天、水晶、多肉、柠檬冻、玫瑰冻等,有咀嚼感的新品种华丽诞生;更有奥利奥碎、椰子条、坚果碎等新类别被加进来,而且各品牌推新的速度还在加快。
2.使用范围扩大。过去,纵使把一杯产品加成“八宝粥”,小料也只是出现在奶茶里。如今,水果茶、芝士奶盖茶甚至咖啡里统统都能加。在一杯产品里,除了作为底料,洒在奶油上做顶料,或者上下同时出现的形式越来越常见。
但总体来讲,小料升级在整个市场的反响,还处在意识觉醒的初期,停留在主动研发的阶段。
茶饮业是怎么突然翻起小料升级浪潮的?
小料升级不是突然的空悬来风,是茶饮产品升级的延续。升级,是新茶饮出现的原动力,尤其表现在产品上,围绕着健康、颜值、口感三个属性不断迭代。
先是原料整体迭代:用新鲜水果替代果酱、用茶叶替代茶粉、用纯奶鲜奶等等;后是经典品类再翻新:冰淇淋诞生多年,再次加在奶茶里翻出创新花样;珍珠奶茶改了名字和形式后,重回奶茶店C位。颠覆式创新的价值是,但可遇不可求。终于,大的原料突破、造型改变开发充分,微创新趋势波及到小料,带来这波风潮。
结语:潮人比穿搭主要看配饰,茶饮产品取悦消费者也得拼配料。但是同质化现象明显,农产品材料赋予给产品的价值感和能量减弱,有发挥空间的小料就成了品牌的新竞技。创意,永远是一款新品撕开市场的短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