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经过实践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较好满足涉外海事审判需求、符合海事审判实际的机制和做法。比如通过建立重大航运纠纷应急处理机制、采取境外诉讼主体概括性授权、创设国际远程视频查证案件事实、在全国海事法院系统率先实施完善船舶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构建海事大数据平台灵活便捷查找和扣押船舶、健全海事技术查认机制、实现在线域外送达、聘任陪审员,搭建外国法查明平台等,进一步解决制约涉外案件审判效率和质量的瓶颈问题,使海事审判更加公正、、。
白皮书通报了上海海事法院2017年度海事审判工作基本情况。白皮书显示,2017年上海海事法院共收案5207件,结案5213件,同比分别上升3.03%和2.20%;涉案标的总额人民币约29亿元。其中,一审共收案4274件,同比上升2.47%,海上、通海水域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仍为主要案件类型,占一审海事海商案件收案总数的84.7%。执行共收案542件,同比上升9.05%,全年共实施诉前和诉中扣船114艘次,涉及船舶56艘,成功网络拍卖船舶10艘,成交价款总额1.44亿元。
在审判执行总体保持良好态势的基础上,上海海事法院还办结了一批案件。如一起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入选2017年高法院涉“”建设典型案例;一起船舶碰撞责任纠纷执行案入选上海法院破解“执行难”典型案例。多起案例入选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案例,或被国内国际网站、出版载体刊登。境外当事人主动选择上海海事法院管辖案件持续增多。
针对海事案件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白皮书通报了冷藏集装箱运输货物受损引起案件频发、全程物流服务商海外运输区段管理风险、海域使用权取得转让的规范管理、国际私人物品运输市场中托运人的风险防范、企业“一照多址”试点对诉讼送达的影响等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风险提示。
白皮书还通报了上海海事法院将自身发展与我国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目标主动对接,在积极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有益实践。
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事法院院长汪彤表示,依法公平公正地审理有关案件纠纷,积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建设过程中境内外市场主体的司法关切和司法需求。此次审判白皮书专题通报上海海事法院涉“”海事审判情况,是希望通过对近年来相关工作的阶段性小结,促进海事司法保障‘’建设能力和水平提升,为‘’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航运法治环境。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拥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很多律师曾在有关部门、国内外律师事务所和企业从事法律服务,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执业经验。沪紫律所还通过不间断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持续地提高其律师团队的服务水平。细致的分工和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则进一步确保了沪紫律所能够长久地为客户提供富有深度的、的法律服务。
-------------------------------------------------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
吴丹律师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333号亚太企业大楼505室
服务领域:
长期为客户提供公司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等全程法律服务,并提供公司日常经营过程涉及的各类法律咨询服务。
近年来,沪紫律所围绕者不断提升的公司类法律服务需求,形成了很多新型的法律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包括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管理体系,治理结构,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梳理公司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形成了可以嵌入客户重大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法律风险管理系列产品;为各类公司、合伙制企业进行股权结构设计、合伙人制度设计;为家族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企业提供公司治理服务;为各类公司设计管理层激励制度、员工持股安排。
沪紫律所在该领域的主要服务包括: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家族企业治理
合伙企业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合伙协议)以及各类内部制度的制订
股权转让,股权收购
公司增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规范运行
公司分立
董事和高管责任
公司合并 (兼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股东权益保障
公司重组
公司股权结构设计、合伙人制度设计
公司清算
公司破产
股权激励,包括管理层及员工的股权激励制度设计
破产重整
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商业架构设计和税务筹划
全面法律风险管理
参与公司战略性决策
公司治理
单一业务模块或管理模块的法律风险管理
全国律师事务所:1、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2、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3、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4、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5、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6、国浩律师事务所;7、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8、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9、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0、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
本律所是一家以主营公司法律业务,法律顾问,刑事辩护,法律意见书企业。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致力于为各行各业的客户在众多领域里的投资和交易,设计的法律结构,提供详实的法律意见,揭示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这些领域主要包括:公司事务、加盟连锁、大中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基本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法律服务、建筑工程、税务、知识产权、外商投资、外资并购、收购境内企业、国有资产产权法律服务等。
2018年8月9日,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彤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该院涉“”海事审判情况。此次发布的2017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是该院自2010年以来第八次向社会发布海事司法报告,也是全国首份专题涉及“”海事审判工作的白皮书。
白皮书继续采用中英文双语发布的形式,延续了“发布常态化、专题系列化、内容精细化”的特点,专项分析了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涉“”案件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系统总结了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所形成的化、便利化的工作机制,并精选出十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全面的信息、的数据、详实的资料,向社会各界展示上海海事法院涉“”审判工作的相关情况。
白皮书对该院2015-2017年审理的涉“”案件进行了专项总结和分析,并发布了十起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15-2017年,上海海事法院共受理涉“”案件308件,涉案标的总额人民币7.1亿元,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案件涉及“”国家和地区的分布,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国家为集中,南亚地区和中东及非洲地区其次。涉及案件较多的国家包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在案件类型上,海上货物运输纠纷为多发,其他类型也多与海上运输活动相关。
白皮书发布的涉“”十起典型案例中,起案例侧重于涉“”常见海事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涉及大宗散货运输、生鲜货品跨境运输货损、海上运输中台风免责抗辩的司法审查、海事强制令制度的运用、外国海事仲裁裁决的审查和执行等问题,以具体统一的司法裁判标准,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后五起案例侧重于介绍上海海事法院积极促进案件纠纷快速化解、破解涉外案件效率瓶颈等工作机制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以展现服务保障涉“”海事审判工作各项机制的运用情况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