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设计上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针对产废单位、处置单位、运输单位、管理部门分别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应用门户,实现危废管理业务外网申报、内网审核的管理模式。
二是危废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产废单位和处置单位外网申报、内网办理、处理结果外网公示的便捷危废业务办理。
三是电子联单管理系统,由电子联单取代纸质联单,通过平台终端输入、收集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完整呈现危险废物转移的全过程,使联单信息传递速度得以提高,确保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是危险废物视频监控系统!在产废企业和处置单位的大门、仓库等地点以及运输车辆上安装摄像头,摄像头将采集到的视频监控画、电子联单情况、车辆位置信息直接上传到危险废物监控平台。
五是GIS和GPS监控管理系统,危险废物的运输车辆通过车载的GPS功能,经过卫星导航将车辆信息传回危废管理部门管理后台,载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危险废物转移路线的动态显示。
六是危险废物超市管理系统,引入企业条形码管理模式,对危险废物条码作为企业内部危险废物循环管理的身份标识,对危险废物入库、库存以及出库过程进行超市模式的管理。
危废行要壁垒
无害化处置需求高,焚烧或成未来主流:
危险废物处置分为资源化和无害化两种。其中资源化业务前期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少,利润率较高,对企业融资能力要求较低,适合新进入行业的中小企业。事实上从事该种处置业务的企业较多,规模往往较小,是目前危废行业民企的主要处置方式。
主要的危险废物终处置方式比较:
无害化处置包括物化、贮存、焚烧、填埋、固化、深井灌注法、海洋倾倒法、远洋焚烧法、土地耕作法等多种方法。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焚烧和安全填埋两种技术手段对危险废物进行终处置。相对资源化处置,这两种方式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环保要求,前期投入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较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主要由投资建设,是目前较为紧缺的处置方式。随着危废管理政策趋严,未来无害化处置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而掌握焚烧设施和填埋场的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